论文投稿,大约一般多久呀?

513好学 2023-07-29 10:14 编辑:admin 286阅读

一、论文投稿,大约一般多久呀?

1、想要拿到杂志,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投稿、审稿、录用/被退稿、修改润色、终审、定稿、校对、排版、印刷、出刊、邮寄。正常周期是1-3个月左右。 下面再讲一下其他的发表注意事项,更多发表细节可加我而已贰贰叁期叁叁久。

2、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合并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期刊品质的审核愈发严格,杂志社对稿件的要求也对应提高,在审稿及修改等流程上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3、外部出版环境变化剧烈,一批品质差的杂志相继倒闭,原本已经定稿的一批文章无法正常见刊,可发表期刊的减少,大批量稿件的转投,导致发表竞争更加激烈。

4、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5、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有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

6、在整体出版环境变化的的过程中,期刊的版面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高,这是不可扭转的大趋势,提前准备发表,不仅更放心,也更加省钱!提早发表论文的优点 发的越早您的文章在网上的点击率越高,引用率越高,对您评职更有利,还能加印象分。再说还能提升您的知名度. 这边写作需要较长的周期时间 现在发表需要一个月以上见刊 上网时间需要90个工作日后 网上才能显示您的论文 提前发表的好处 1丶提前一年发表更有说服力。 2丶评职时会加2-3分的印象分。 3丶出刊后上期刊网,网站上点击率高也会加分。 4丶发表完文章后可安心去考计算机和英语。 5丶每年都有高峰期,赶上高峰期会拖延发表时间,耽误评职。 6丶例如中高级工程师至少要发表2--3篇文章,提早发表可放在不同期的期刊上,更有说服力,同一期同一作者的两篇文章,有的地区会无效。所以分期发表是有好处的。

二、SCI小修,编辑和审稿人让我找润色机构修改语言,怎么办

编辑还是肯定你的工作,编辑给了小修说明偏向你的工作,如果倾向第一审稿人,估计就是大修了,委婉和客气的修改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

三、letter要说明语言已经经过润色了吗

不需要说,这些都是次要的,在有限的投稿信中写出重要的信息,投稿信必备内容如下:

投稿信怎么写,这些内容少不了

许多作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投稿信到底该不该写?其实投稿信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不过写投稿信其实是非常必要的,往期查尔斯沃思论文语言润色编辑已经分享了一些投稿信的写作方法,投稿信可让编辑或审稿人省去许多麻烦,通过投稿信,编辑将很清楚的知道稿件的投稿目标以及状态,如新稿还是修改稿,如果是修改稿那么也会很清楚的知道这篇稿件的负责人是谁。以及稿件的作者信息也通过投稿信更进一步的了解。

虽然投稿信所包含的稿件信息还是比较多的,但是作者应该尽量力求简明,直截了当说明事由,不要有太多冗词,拖拉,一般篇幅不会超过一页。投稿信中包括的内容大致有以下这些:

(1) 所投稿件的栏目类型; 有些期刊在作者须知中还鼓励或建议作者在投稿信中提供合适的审稿人或提出需回避的审稿人。

(2) 如果稿件是系列论文中的一篇, 或者与以前发表的文章有密切关系, 投稿信中要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包括刊名、文章题名、发表时间等), 必要时, 还需附上发表过的论文, 以免编辑或审稿人发生误解。

(3) 不可遗漏期刊所要求的有关说明或声明, 如果需要事先与编辑说明有关文稿学术意义或其他细节问题(如有关图表的制作软件等), 也须在投稿信中交代清楚. 对于高度综合性的刊物(如Nature, Science)或本领域的顶尖期刊, 在投稿信中最好简要说明一下稿件的广泛兴趣性或重要性, 以及为什么要给该刊投稿。

(4) 最后是通讯作者的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其他必要的联系地址和传真号码列在投稿信或稿件的题名页(首页)中。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

四、SCI投稿编辑要求润色,怎么办

文章进入审稿流程后,得到的结果无非是大修、小修、拒稿及接收四种情况。小修与接收是最好的结局(小修基本就等同于接收)。40%的论文在大修后接收。但是,相当一部分论文会被拒稿。SCI论文拒稿,该如何修改?这是一个困扰科研工作者的问题。很大一部分作者在收到拒稿的消息后,很多作者认为审稿人的意见合理,但是时间不允许修改,直接转投到其他期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要知道拒稿的论文在经过其他审稿人审理时,也会得到类似的审稿意见。还不如,在接到拒稿信后就开始修改,尽早解决问题。再者,有时候审稿人的意见不尽合理,可以适当申辩。因此,多数拒稿SCI论文,可从以下几种方式选择解决之道: 1.如果文章拒稿是因为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如样本量不足等。这类文章可以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确的结论后,再将修改的文章投稿至相应的期刊。期刊编辑会考虑重新受理。有些作者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换个期刊后审稿人或许不会找出数据或分析层面的不足。这种几率非常小,毕竟论文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方式决定了结果的可靠性。 2.如果被拒论文不是文章中的数据或分析不足,而是重要性或创新点缺乏。那么,作者就要仔细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并认真修改,转投到影响因子该该刊低一点的期刊尝试。不同期刊对论文的创新点要求不一,作者投稿前有必要了解其刊发要求,进而缩短收稿周期。 3.如果是因为审稿人审稿时不够公正所致的拒稿,作者可以礼貌地申辩下。审稿人有时也会犯错误,并非源于专业知识,而是因为有些时候期刊的编辑找的审稿人未必是作者这个领域的专家。即便他们的审稿意见看似不够专业,我们也要礼貌地申辩。如果作者对否定有异议,可以向编辑或主编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这就是学术本身的意义所在。在回复中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编辑同意作者的意见,论文可以重新进入到新的一轮审稿程度。 4.从自身找原因,仔细修改。多数作者的拒稿多源于文章构架的不够合理,进而造成文章意义不够突出。拒稿后,着重进行文章结构的调整。尤其是讨论部分,很多作者的讨论是对结果的再陈述,但实际上写讨论也要与购物一样,讲究货比三家。只有将自身所得数据与既往结果进行比较,才能突出本研究的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作者,多看些相关的文献,挖掘其他研究与本研究的衔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