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M·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一书后,使我了解了数学的乐趣所在。
《古今数学思想》论述了从古代一直到20世纪头几十年,这数千年中数学大部分分支的历史发展,内容有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埃及的数学、古典希腊数学的产生等,阐述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的来源、数学之间与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尤其是力学、物理学的关系。
恐怕没有人比M.克莱因更熟悉数学的来龙去脉了,作者把西方数学史写得脉络清晰,也非常吸引人。
读了古今数学思想1后,颇有感触:看来读任何学科的东西都要读它的发展史啊 。
我们往往太过于吹捧数学的理性精神了。但实际上这门学科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经验密不可分,否则负数、无理数、无穷大、无穷小也不会几千年都不被人接受。有天文才有三角和球面几何,有绘画才有射影几何。第11章文艺复兴的最后一节,“经验主义的兴起”,观点很精彩。正是有了经验的材料,数学才得以大跨步向前发展。
当然,这也是符合我的观点的。我一向都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脱离经验的纯理性。
但也不可否定理性对经验的指导作用。
没有微积分就没有现代数学,众所周知,从希腊世界到中世纪,一直崇尚几何蔑视代数的情形下,是很难产生变化的思想的,必须要有从几何到代数的适当转移。经过阿拉伯世界的熏陶,西方人终于开始解放思想。13章,“十六七世纪的代数”,牛顿、莱布尼兹、费马等开始登场,代数终于从几何中脱离出来了。
最后一章射影几何,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在人们对现实应用的需求上,数学(几何学)终于开始走下神坛,新分支新理论终于开始出现。从此,数学的视野不断放宽。
其实大学的射影几何也不过是Desargues一人的成果。 原来帕斯卡最重要的贡献是射影几何方面。
最后一节太精彩了。连续变化的思想就此开始。微积分的思想基础渐渐渗透、增压,待到第二册中引发爆炸。
就整个第一册来讲,有这么样一种感觉:作者太迷恋希腊世界了,然后对罗马世界嗤之以鼻。这也许应该是作者的一种偏见吧。
读古今数学思想1后使我感悟到:
学习数学,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像别的科目一样死背下来.
数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闻一知十”.做会了一道题,就可以总结这道题所包含的方法和原理,再用总结的原理去解决这类题,
学习数学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从已知、基本的入手,稳妥当当的去练,不好高骛远,不求全部题都做。
在做题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粗心大意.明明一道题会做,却因大意做错了,是很不值得的.
所以在考数学的时候,肯定不要太急,要条理清楚的去计算,思索;这样速率可能会稍慢,但却可以使你不丢分.相比之下,我会接纳稍慢的计算方法,多思、多想,尽量做到不漏、不错.
我想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不要过于着急,一步一个脚迹的来,肯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就是我读古今数学思想1后的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