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增加基建投资往往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基建项目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各类城投公司,因此城投债实质上具有政府的强信用背书。
国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应加大新老基建投入,助力实体经济向好。这代表着正确投资方向的就是给地方政府融资,进行基础设施的民生工程建设。简而言之,就是政信类产品。
一.什么是政信产品?
政信产品是基于政府信用的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
二.政信产品的特点有哪些?
1、政信产品的融资人必须是城投公司,其股东是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比如股东为某市政府或某财政局。
2、风控措施主要以政府或城投公司提供的应收账款质押、土地抵押,以及其他城投公司主体提供的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等作为增信,所有增信的主体都与政府相关。
3、政信产品的资金用途,用于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或补充城投平台的流动性资金。
以上是纯政信产品的明显特征,不具备以上三点的,即认定为伪政信。
三.政信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1、政策保障
近期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文件,为杜绝“政府违约毁约”行为提供了权威保障。
该意见称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兑现向社会及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活动中与投资主体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理由违约毁约,因违约毁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
2、还款来源保障
平台一旦出问题,政府有动力出现协调,因为这个涉及到政府自己的切身利益了。虽然说现在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相对主导的作用,大家“不找市长找市场”,但是市长一发力,市场也得跟着动。
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破产了,一些国有企业违约了,那是市场出清的过程,政府没有救助的义务。可是,平台出问题了,政府的钱袋子就麻烦了。并且,大家都知道行政力量相对市场强势多了。
3、风控措施保障
风控措施就像桥上的栏杆,一个人过桥时,没有栏杆心中就会发慌,但绝大多时候,栏杆是不会对你起到真正作用的,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会有作用。政信产品的风控措施也一样,政信产品是不会形成实质性违约的,但就算违约,政府的应收账款质押、平台的土地抵押和城投公司的担保也为追偿提供了绝对保证。以上是安全性方面的分析,在所有非标债类投资中,政信产品的安全性是勿庸置疑的。
四.政信产品有哪些政策支持?
1、发改委的信号
国家发改委于去年7月16日召开7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精准聚焦补短板重点领域,进一步健全完善协调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项目资金保障,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切实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着力抓好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工作。发改委释放的信号是政信投资的关注重点。因为只有发改委才知道未来5-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收益。不论是发改委批复立项的还是批复平台自行融资的,都是列入地区发展规划的,这些项目因长期收益有保障所以才获批,所以在存续期内,按照金融流动性理论,借新还旧是一种手段,也是必然的手段。所以发改委的批复其实可以理解成广义财政预算范畴。
2、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中共中央政治局于去年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下半年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财政需要逐步扩表。从发展角度看,总体上目前的杠杆很低,财政政策操作空间较大,只是为了规范借债,对现有的融资主体采取了一些控风险手段,凸现杠杆较高,这个不是长期的问题,仅是短期的问题。目前国家经济整体在进行结构性改革,目的是脱虚向实,未来中国经济会更牢固,所以现阶段投资政信产品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