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常规考试题

159 2023-10-26 16:01

教育教学技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3.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4.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5.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戚颂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7.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有序材料进行的课堂教学称为( )。

A.发现教学

B.指导教学

C.程序教学 D.合作教学

8.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 )。

A.明朝

B.“中华民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清朝

9.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0.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

A.指导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接受法

1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山帆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12.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

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1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14.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所处的年龄阶段一般称为( )。

A.少年 B.童年 C.青年 D.幼儿

15.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6.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 )。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德育的内容

C.小学德育逗仔雹的原则 D.小学德育的方法

17.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这类目标类似于通常所说的

(),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A.接受

B.兴趣

C.态度 D.欣赏

18.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

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7.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20.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特长教育 B.继续教育 C.素质教育 D.应试教育

二、判断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知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 )

2.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 )

3.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 )

4.孔子主张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循序渐进这条教学原则。 ( )

5.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 )

6.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 ( )

7.一堂课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 ( )

8.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做好家长工作。 ( )

9.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 )

10.课堂提问要注重答案的明确性。 ( )

1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是隐私权。 ( )

12.成绩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 )

13.领会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 )

14.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教育方针为根本性指导方针。 ( )

15.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主,就无须参加实践活动。 ( )

三、应用设计题(本大题3小题。第1、2小题各10分,第3小题15

分,共35分)

要求:设计要针对问题,目的明确,内容完整,思路创新。

根据教学实践,对小学教师的素质修养及职业角色多样化进行分析。

制定一份小学课外活动的计划并对其实施。

3.请设计一个教案,达到以下目的: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giraffe,panda,snake,zebra;

(2)学习句型Wheredoes it live?In a…;

(3)能根据情境和图片说出单词和句子;

(4)在设计的情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5)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6)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7)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15分)

要求:指出案例表明的现象,提出分析的依据,分析案例的内容,解释其原因。

请分析下面教学片断中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最后老师叉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答案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珲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C【解析】略。

3.A【解析】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4.A【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为此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

5.A【解析】一般来说,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本题旨在考查教育目的的概念。

6.B【解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7.B【解析】指导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8.D【解析】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定初等小学,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9.D【解析】领会是认知目标的第二层次,它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0.C【解析】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

11.A【解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12.A【解析】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

13.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4.B【解析】小学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15.C【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16.A【解析】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17.B【解析】反应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兴趣”,形成价值观念的结果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态度”和“欣赏”。

18.D【解析】常模参照评价主要用于选拔和编组、编班。

19.D【解析】略。

20.C【解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二、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略。

4.×【解析】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愤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是“启发”一词的来

源,显然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5. ×【解析】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是完全由教师的智力水平来决定的,还与教学方法,学

生情况有关。

6.√【解析】略。

7.√【解析】略。

8.×【解析】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

9.√【解析】略。

10.×【解析】课堂提问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11.×【解析】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

12.×【解析】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13.×【解析】知识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它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14.√【解析】略。

15. ×【解析】学生学习虽然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参加实践活动。

三、应用设计题

1.【答案要点】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包括:(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的教育气氛,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了解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教师的直接观察。

(2)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语音正确,发音标准,说普通话;用词准确,语句完整;层次清楚,系统连贯,逻辑性强;富于启发性,有感染力;符合环境和表达内容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卫生的需要。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师要懂得先进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的知识,并有制作教学应用课件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要负责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学生集体的组织管理。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位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有正确选择课题、科学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系统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一系列科研能力。

2.【答案要点】(1)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制定小学课外活动计划,既要考虑小学课外活动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又要考虑上级机关有关的指示建议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计划确定的目标要有实现的可能,活动内容要具体,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为保证小学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计划实施的发动工作。计划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使活动的参加者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活动的意义,了解所要实施的计划和特点,实施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自己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与应当达到的目标要求。

第二,加强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指导。计划实施中,学校领导要经常定期进行检查,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一些典型项目,用典型人、典型事来推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对直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的教师来说,同样需要抓好典型,用典型带动更多同学参加课外活动。

第三,搞好计划实施的总结。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总结。在工作进程中要不断积累正面与反面材料,包括具体的数据与事实及平时对材料的分析与体会。这样,计划实施终结时,总结就会顺利完成。

3.【答案要点】

一、热身复习

1.师生问好。

2.出示单词卡片复习上节课所学过的内容。

二、新课

1.引入

放动物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课要学习的几种动物。

2.第一部分:(Whatis it?)

用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男女生分开读、比赛读等,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体会单词的发音,记忆单词。

3.第二部分:(Wheredoes it live?)

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试着读读句子,解释清楚第三人称单数“does”的用法。

由学生自己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试着读句子。

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直到熟练为止。

以相同的方式教学第二至第四幅图的句子。

三、趣味操练

1.口形识别游戏

由教师不出声只做口形读出单词,请学生识别相应的单词。

2.小组实践表演对话,练习句型

四、作业,课堂结束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我正好今天做裂燃手肆嫌这个题了 答案给的是 不平衡性hewenbolong如果我段兄回答的好请给我分谢谢DAD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