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民族教育

513好学 2023-03-02 14:31 编辑:admin 248阅读

人文教育关注的核心是如何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发展。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文教育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它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化学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反对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面介绍本人实践的具体做法。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

审美教育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是一种德操横溢而高尚的精神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提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示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在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重视开发化学美独特的育人功能应该逐渐成为全体化学教师的共识[2]。

[案例1] 在初中化学绪言课的设计中,首先要充分展示化学的魁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化学的情感。为此,笔者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对“生活中的化学”展开调查。结果学生汇报的成果让笔者欣喜和震惊,其中有一组同学是这样做的。

“要问化学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我要说: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化学。怎么,你要不信,那就陪你到王太太家走一趟吧!”。

就这样将化学与衣、食、住、用、行的密切联系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且创设成一串有趣生动的生活场景,配合美轮美奂的幻灯片,给同学们献上了一顿化学美与生活美俱全的“大餐”。同学们对化学的好奇与赞美一下就被激发起来了。

[案例2] 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课中,学生完成“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后,本人鼓励学生像写作文一样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因为学生此时刚刚接触化学,对于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对现象的描述还很不规范和严谨。老师也没有必要要求一步到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感受和体验化学的神奇与美妙。下面是一篇学生的实验报告。

探索蜡烛燃烧的秘密

蜡烛是一种固体燃料,它能够燃烧并发出光来,所以停电的时候,我们常常点燃蜡烛来照明。那么, 蜡烛是怎样燃烧的呢?有一次我点燃蜡烛,燃一会儿后被风吹灭了,此时,我看见烛芯处冒出一缕白烟,立即擦燃火柴接近“白气”,蜡烛又被点燃了。为什么火柴没接近蜡烛芯就点燃了?我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吹灭蜡烛后又点燃蜡烛,重复了几次,结果跟第一次完全一样。我猜想:蜡烛本来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为可燃气体,于是就燃烧发出光和热来。当突然熄灭蜡烛后,蜡油转化成的可燃气体仍在挥发,这时如有火源靠近,就会又燃烧起来了。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是否正确,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面的实验来验证。用1块约10cm长,直径小于1cm的空心细铁管,用夹子夹住中间,将一端插进蜡烛火焰的中心较暗处,另一端倾斜向上;此时擦燃火柴移近铁管另一端,慢慢地,我看到铁管口出现了另1个火焰。火焰虽然微弱,但清晰可见。由此,说明蜡烛燃烧时确实是转化成了气体,可燃气体通过细铁管,在另一端遇火源而燃烧起来。

蜡烛燃烧以后成了什么东西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试着做了下面实验:我把1个玻璃漏斗放在烛焰上方,接着擦燃1根火柴移近漏斗嘴。火柴靠近就熄灭了。这是为什么?我猜想:是不是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不助燃的,能使火熄灭。

我想起以前学习过的自然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马上找来工具又进行下一个实验,方法如下:将蜡烛点燃,放在1个烧杯里,用玻璃片盖住烧杯口。蜡烛燃一会儿就会熄灭。接着向杯中倒一点澄清的石灰水,用手轻轻摇一摇,看见石灰水真的变浑浊了,这说明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二氧化碳。除了二氧化碳,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产生呢?

我将蜡烛点燃,把1个冰冷而干燥的平底玻璃杯悬空倒扣在蜡烛上,并在上面放1块冰,不一会儿,杯里便凝聚着一些小水珠,这说明蜡烛燃烧时还产生了水。

[案例3] 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之前,笔者先让学生们展开一场辩论“谁是金属王国的国王?”,学生扮演金属王国中的国民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甲说:我选银,因为它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乙说:我选金,因为它是财富的象征!丙说:我选钨,因为它最耐热,熔点最高!丁说:我选汞,因为它最独特,常温下只有它是液态的……大家相持不下,评审团只能制定统一的竞选标准,让大家展开活动性的比较,排出顺序,并一致同意让最活泼的金属当国王。

在这样一场精彩而充满神秘色彩的争论后,大家探究的欲望也被带入了高潮。在教学中,一方面可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掌握化学,实现以美启真的教育目的,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2、充分挖掘化学哲理,激发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会不遗余力地利用化学史和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人格魅力来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楷模,学习他们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和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坚强信念,从而受到人文教育。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化学中蕴含的哲理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

[案例4] 在“离子”一课中,学生总结出原子得失电子的规律后,笔者联想到了做人的道理,并将这一感悟与同学分享。

由原子得失电子想到的

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但原子在得失电子中,它的原子核不变,所以原子种类没有变。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谚语中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其实,青山常在,树木常青。而本末倒置,追求木柴而舍弃青山,这只是得到眼前利益。其实,人生就像原子得失电子一样,有得有失,但不能失去中心,失去目标。目前有许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无心学习。他们得到了一部分“电子”――电脑游戏的刺激,却失掉了他们的“原子核”――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原子核”,也就没有了自我,“电子”再多有何用?那岂不成了没有目的、没有灵魂的“流浪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渔即“原子核”,如果鱼是“电子”,可以得到鱼,但捕鱼的本领没有学会,即使是金银财宝,也会坐吃山空。所以应先具有一样本领,才能利用它捕捉其他的东西。但想一蹴而就,一步登天是不可能办到的。就拿学习来说,学习方法是“原子核”,而诸如做题目、记忆等是“电子”。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如鱼得水。如果只死记硬背,只进行大量机械重复的习题训练,而未悟出方法,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根本提高,也就应对不了新课程下的考试了。

原子使化学世界变得绚丽而多彩,也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3、广泛展开探究活动,树立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学会合作”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也是化学新大纲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科技、经济的交流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更频繁,那种“独善其身”、“万事不求人”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模式和行为准则将直接影响人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而相互协作、乐群和睦等品质必将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有时需要合理分工、协作,需要团结互助,合作共事,才能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创设更多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交流、合作,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互助精神,还使他们在分享合作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更加具有团体精神。当然其中还包括与老师的、与家长的协作。

[案例5] 在学习“空气”一课前,笔者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学生交回的报告中写道:“我第一次跟爸爸在家里做实验,很有意思,突然感觉跟他亲近多了!第一次发现爸爸懂得真多,动手能力也很强,挺佩服他的!”

这份感言至今让我很感动,可见这些活动会在学生的同伴教育上发挥重大作用。

4、抓住各种契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尊重事实的作风,不仅是思想品质问题,也是一种科学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则会不打自垮。科学活动的基本特征即是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并由此增进人类的幸福,从该意义上讲,科学活动本身的教育即是一种人文教育。

[案例6] 在“元素”一课中笔者引用了下面一则新闻报导:

新华社2002年7月15日电,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公开承认,该实验室1999年发现的2种超重元素(即118号元素和116号元素)的实验数据是“捏造”的,有关研究人员从事了“不正当科学行为”,造假者已被开除。这项被列为“199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的成果,德国、法国和日本的研究小组却无法重复其实验,而当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他们自己重复做该实验时,也制造不出这种元素。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因此他们撤回了3年前的研究结论。

从这里启迪学生做人做事要脚踏实地。另外,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操作的规范化。具体操作前,要求学生先预习,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尊重实验事实,不能因某一现象不符所学的理论知识就弄虚作假,隐瞒事实,而是要认真分析、找出反常原因,大胆质疑、释疑,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求实态度。

5、渗透环保教育,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渗透环保教育,在环境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如: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收集环保小资料、讨论并撰写小论文,阅读有关环保书籍及文章、参观等。培养每一位公民尤其是作为未来一代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案例7] “科学正极力解决的问题中有一半是它自己造成的”[3],初三的绪言课上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学生回答热烈,有关于化工生产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危害,也有不法商贩利用化学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利用化学牟取暴利(学生从电视、报纸等各种渠道上获得的信息),如:为了让水果早些上市,未熟的水果经过加工后出售;白木耳漂白后使外观更有时笔者尝试着把教材中要记的内容总结成类似“绝句”或“律诗”或“词”的形式。

如制氯气可记为:二氧化锰浓盐酸,加热黄绿气体现,“碘淀”试纸把气验,纸变紫黑碘置换。

醇的性质可记为:卤烃水解生成醇,老二乙醇叫酒精,羟基不呈酸碱性,与钠反应能放氢,氧化成醛醇脱氢,与酸作用酯生成,脱水反应显特性,羟基存在是内因。

对此学生反响很大,因为这既简洁又合辙押韵,记得很轻松。同时笔者也鼓励他们自己用“绝句”或“律诗”或“词”的形式总结学过的内容。然后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打印出来发给全班同学,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更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笔者比较喜欢古诗词,因为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的感动和召唤,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在化学教学中引入诗词不但使教学语言简捷,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引用要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认为你在卖弄,不能起到感染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当然,除了古诗词,现代诗词、成语等的灵活运用也能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使学生不仅能受到深刻的哲理启迪,而且能领悟到一种诗意的美感,既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又能获得一种艺术享受,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