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缓解压力的5大方法
心理咨询考试如何复习呢?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缓解压力的5大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缓解压力的5大方法 是回避和远离压力来源。这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没有对每一个人统一适应的模式。比如买股票,如果你心理承受能力低就不要买。再如美国小说《飘》中主人公斯卡利特碰到难受的事时常说:我现在不去想它,我现在若是老想着它,我会发疯的。我且等明天再去想它吧。
第二是恰当地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举例如合理化,即对压力给以合理的解释,比如被领导批评以后,想关键是自己没有做好工作,领导应该批评,对其他人也是如此,是合理的,自己可能心平气和了。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压抑、投射、升华等。
第三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境。问题也许没有你当初想的那么严重。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可能会豁然开朗。即使是失误或错误也还有补偿的机会。
第四是寻求支持。当心理压力过大时,可以适当地向亲戚、朋友、心理医生倾诉和求助。不要硬撑。其实承认自己在一定时期软弱,然后通过外部有益的支持降低紧张、减弱不良的情绪反应是明智之举。
第五是适当的运动和培养多种爱好。当一个人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或者不良的心境状态中的时候,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发愁、哀叹,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重负面情绪。走出室外散散步、跑一圈、打打球,做体操、游泳运动,都会释放心理压力,调整情绪。启示:运动是生命之本,是保持青春活力的途径。有些白领女性喜欢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喝茶、看书,喜静不喜动。要知道,运动是一种主动的休息,可以让你疲惫的神经得到彻底放松。
让生活丰富多彩、有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是让生活轻松的诀窍。下班后学点好玩的技艺吧,可以让你忘掉工作压力,有效地保持心理健康,陶冶性情,以更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事业中去。
2020心理咨询师考试:精读复习的建议 一、书读熟、题做烂
书读透,理解、融会贯通。技能操作知识要和基础知识相结合,不可教条,不可死读书本。必须挤一切时间学习,不可有侥幸心理。一分心血,一分汗水,一分成绩。
以教程为根本,至少复习两遍,系统复习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概括地复习一遍,条目记忆为主。如时间充分,考前有重点地浏览一遍,强化记忆。调整心态,自我减压,自我安慰,既然已经如此,复习啥样算啥样,这次不行,下次再考。如何系统复习?编制具体内容理解提纲和记忆提纲,按章节循环复习。
平时学习就要细致扎实。考前复习要客观冷静。首先,在脑海中形成心理学的整体框架。其次,对每科知识都在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学习中分清主次,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归纳对比分类。
首先,精读教程是十分必要的。精读就是逐章逐节甚至逐句去读,去理解,去掌握。然后将一章内容再归纳总结为一个整体,形成脉络。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做相关练习题去消化、巩固精读内容。后,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功底,否则,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次,习题册至少要做三遍以上
足够的时间积累。适当的压力加的努力。多次重复。总之,书读熟,题做烂。
二、综合建议
1.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推广学习小组的形式,建议2个或多个学员即可。在相互督促的同时,按照遗忘曲线的规律,将培训教程条理化系统理解,增强记忆广度。
2.复习:在遍系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多遍浏览,巩固学习效果。
3.考试:单选涉及知识掌握扎实,按照感觉,达到一搭眼就能弄准,做到选出即涂卡;多选达到知识的再认,按照感觉,选出即涂卡。
2020心理师咨询师考试:复习备考细节 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不搞突击战。临近考试,相信总是有人喜欢临时抱佛脚,大晚上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读,尤其是一些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士,白天要上班,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事实上,即便是如此,也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尽可能的使仅有的复习时间高效率化,别人花一个小时记住的知识点,你花半个小时搞定,剩下的时间自然可以休息娱乐了。
其次劳逸结合,脑力和体力相协调。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学习,几乎不怎么运动,每天都看起来萎靡不振,没有什么精气神。研究发现,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一场酣畅淋漓的体育活动之后,相信你的大脑的反映速度比往常要快出许多。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实地体验一番。
考试前的饮食问题。越是紧张的考试,越是卖力的复习,身体的消耗就会越大,从这个角度而言,考试前的一个月里,大家要有意识的从饮食上进行调整,适量的吃一些有营养的物质,使身体保持足够的能量。此外,建议油腻的东西尽量少吃,否则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把握好以上这些小细节,就赢得了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一大半,祝福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苦求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的学习纲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大题汇总1
关于主要症状的回答(从心理方面、躯体方面两个方面归纳)
一般、严重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心理方面:有内心冲突、焦虑、烦躁、紧张、恐惧、注意力不集中、痛苦、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兴趣下降、意向下降等等。躯体方面:入睡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疲惫感等等。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的主要症状军有各自的表现(此处引用《CCMD_3列举的标准和症状》),如:
一、恐惧症(恐怖症)〔F40恐惧焦虑障碍〕中
43.11场所恐惧症〔F40.0〕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43.12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F40.1〕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3)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43.13特定的恐惧症〔F40.2特定的(单项)恐惧障碍〕
【诊断标准】
(1)符合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2)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二、焦虑症〔F41其他焦虑症〕中
43.21惊恐障碍〔F41.0〕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4项:
①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②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③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④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严重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3.22广泛性焦虑〔F41.1〕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下列2项:
①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②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三、强迫症〔F42强迫性障碍〕中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③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四、疑病症〔F45.2疑病障碍〕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
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五、神经衰弱〔F48.0〕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③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严重标准】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六、精神分裂症(分裂症)〔F20〕
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20.1偏执型分裂症〔F20.0〕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
20.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F20.1〕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20.3紧张型分裂症〔F20.2〕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20.4单纯型分裂症〔F20.6〕
【诊断标准】
(1)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
(2)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
(3)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七、神经衰弱〔F48.0〕
【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思考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
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常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有关,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应付。可有焦虑或抑郁,但不占主导地位;
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如回忆和联想增多,主要是对指向性思维感到费力,而非指向性思维却很活跃,因难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无言语运动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
③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或头晕;
④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严重标准】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1)排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
(2)排除分裂症、抑郁症。
【说明】
(1)神经衰弱症状若见于神经症的其他亚型,只诊断其他相应类型的神经症;
(2)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此时应诊断为这些疾病的神经衰弱综合征。
关于诊断及依据的回答
(一)、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限于在・・・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如:本案例中的・・・事件,使求助者有着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体验。3、从产生痛苦(焦虑、恐惧)情绪开始,痛苦(焦虑、恐惧)情绪持续的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4、遭遇的刺激强度较大,反应强烈。有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如气愤等;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都难以解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或已经出现回避行为)。5、痛苦情绪被最初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6、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引起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生活中不太严重的事情,且不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3、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2个月,未超过3个月。4、精神痛苦程度较难以解脱,对工作和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5、心理冲突的内容泛化。6、本案例虽有・・・神经症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考虑神经症性心理问题。7、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四)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神经症。
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由于其初始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内容充分泛化,心里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严重程度、有无泛化及病程上的得分大于6分,可以诊断为神经症。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是:・・・・・・。根据这些症状诊断为・・・神经症。
关于如何做鉴别诊断的回答
总体说,做鉴别诊断的目的是排除神经病类疾病,排除与求助者问题性质相接近的或易混淆的神经症、神经症性、严重问题,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各种神经症的鉴别应执行《CCMD--3》所列标准。这里,我们仅以一般心理问题的鉴别予以说明: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症状或性质相近的)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性神经症。
关于分析各种心理问题
原因的回答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1、生物原因:青春期、更年期、躯体症状等方面的原因;2、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2)家庭教育以及经济的原因;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原因;(3)求助者人际关系的原因;(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同事或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关注;(5)道德观念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不知道怎样去解决(3)有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不良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摆脱(4)人际关系紧张,缺乏沟通与交流(5)个性特征: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关于如何做出诊断(诊断的
程序是什么)的回答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4、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具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5、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6、综合上述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关于对心理活动定性
分析的回答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可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以知道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以知道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关于对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的回答
1、 1、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询其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2、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3、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和程度;4、选用SDS测验,以评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5、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2、
3、 关于评估咨询效果的回答
4、 (从几个维度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5、 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1、求助者的主观体验,求助者对自身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2、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能否恢复到以前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也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其家人、亲朋好友及同事、同学对求助者改变情况的评估也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4、心理测验的结果,根据咨询前后心理咨询结果的对比,可了解求助者在症状及程度方面的改变,这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5、咨询师的观察,咨询师可以根据观察,评估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症状改变等情况,这也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
和方法的把握
1、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评估的方法:(即评估的五个维度)。
咨询师应收集求助者
哪些方面的资料?
1、该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测验的项目和测验结果;2、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家庭中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等;3、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求助者个性特征的特点;5、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6、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7、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9、该求助者的生活状况;10、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情况;11、该求助者的娱乐活动;12、该求助者的家族史;13、该求助者的疾病史;14、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
怎样进行摄入性谈话?
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摄入性谈话的内容和范围应依据以下参照点(选择切入点)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过的谈话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摄入性谈话时应注意什么?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因为此类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3、避免多重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4、避免修饰性反问,因为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5、避免责备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6、避免解释性问题,因为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如何对求助者目前状态的
资料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紧张不安,焦虑。(3)记忆力下降;(4)意志行为改变,自控力差,情绪低落,易激惹(5)内感性不适(6)思维障碍(7)个性稳定性发生改变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3、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效率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社会交往减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咨询方案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和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2)遵守的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求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对如何判定咨询效果
是否有效的回答
应该具有以下要素:1、具体。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的目标是应该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2、可行。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很难达到。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3、积极。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4、双方可以接受。咨询目标应该是由双方共同商定。若双方的目标有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该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师无法认可,也可中断咨询关系或转介给别的咨询师;5、属于心理学性质。对于不涉及心理学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6、可以评估。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其为目标。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目标和措施;7、多层次统一。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期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
怎样和求助者商定
咨询方案(目标)
商定咨询方案时应该注意:1、首先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目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咨询方案制定,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以上5项为方案部分,目标部分再加以下2项)6、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7、咨询师应该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
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
1、促进求助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等进行深入的了解;2、激励求助者解除防卫、掩饰心理,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求助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言语与行动的统一;4、促进求助者明确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5、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将来有能力对他人或自己做面质。
阻抗产生的原因
阻抗本质上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产生的原因是: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源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阻抗来自于对抗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的动机。其二,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
1、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3、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
咨询师怎样进行转介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求助者不匹配时,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咨询对象应该具备的特征
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合适;3、人格基本健全;4、动机合理;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
如何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
有效性进行评价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2、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3、从求助者的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看,确定的咨询目标都是可行的;4、改变求助者错误的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5、本案例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以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6、此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7、在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目标,促进求助者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我不知!
有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