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秘书应具备的能力有哪些?
1.观察能力
一个好秘书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即在工作中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2.记忆能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情的反映。
3.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是指人对事物进行剖析、分辨和研究的能力。
4.应变能力
所谓应变能力,就是当环境、条件、对手等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迅速加以应对的能力。
5.速记能力
速记是一种快速记录口语的技术方式,用简单的符号或代码和缩写规则把交际和思维中的口语转换成视觉形式。
6.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
7.听知能力
听知能力就是听懂、理解、记忆他人谈话的综合能力。
8.编辑校对能力
日常工作中,文书制作及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会议信息的编写、工作通报和专业刊物的编撰等都涉及秘书人员的编辑与校对能力。
9.办事能力
办事能力是秘书人员独立、高效地处理各种日常工作的本领。
10.操作设备能力
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使秘书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11.社交与公关能力
秘书人员要学习心理学知识,加强人格修养,了解掌握社交和公关的特点、原则和方法,提高情感沟通能力,言行有度,举止得体。
12.调研能力
秘书人员应掌握调查研究和统计的基本方法,学会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善于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
二、秘书实用心理学 期末考试怎么考
把心理学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做题不一定要做难题,基础是根本的,每次伍尘裂腔闭考试不要着重在一个题目上,
要放宽心态,准备好兄兆笔记本和错题集,错题集用来记录一下自己做错的题,
笔记本记录一些容易忽略细节和重点。 不要急,总之,要自信,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的
三、大学心理学考试重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规律
2.心理现象可以分为 ① 心理过程 ② 个性心理 ③心理状态
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心理过程: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应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同属于人的认识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5.个性倾向性(最活跃部分)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相关的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6.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个性倾向性使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有目的。
所谓认知,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言语、思维等
学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②··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③··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④··促进自身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试验法
7.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反应
8.反射种类: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9.对于人类来说,主要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10.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1.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客观条件:
①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
②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
感受性的发展规律:⑴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① 感觉适应
② 感觉对比
⑵不同感觉间的互相作用
⑶视觉后像
⑷感受性的发展
1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应
知觉的基本特征:①知觉的选择性
③ 知觉的整体性
④ 知觉的理解性
⑤ 知觉的恒常性
社会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1.他人知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2.自我知觉
3.人际知觉
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歪曲的知觉
1.视错觉2.形重错觉3.运动错觉4.时间错觉5.方位错觉
记忆的分类:从内容上分: 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
在头脑中保持时间长短来分: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乃至终生记忆)
记忆的规律:
识记: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
识记的规律:1.识记的目的2.对材料的理解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不同性质
5.主体的情绪状态6.材料位置不同7.对材料的态度
保持与遗忘的规律:1.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因数:(a时间因数的制约、b识记材料的重要性、c识记材料的性质、d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e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再认或回忆规律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它所反应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
3.集中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最基本)、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数:1.知觉情境的影响2.功能固着的影响3.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4.原型启发5.定势的作用6.情绪与动机7.迁移作用
想象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分为:1、再造想象2.创造想象3.幻想
幻想:1.科学幻想2.理想(积极)3.空想(消极)
第裂历明六章: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
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如安全、饮食、性生活等)相联系的肆告内心体验称为情绪。
把那些与社会需要(如交往、文娱、教育、道德、劳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感
情绪的特性与情绪、情感的功能:
情绪是情感领域中最活跃、研究最多的方面。
一、情绪的特性
⑴情绪的生烂凯理特性(测谎仪运用此特性)⑵情绪的外显特征⑶情绪的两极性
⑷情绪的情境性
情绪和情感功能:
动力功能 2.调节功能 3.信号功能 4.保健功能5.感染功能6.迁移功能
情绪的种类: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
1.心境(也称心情)是一种比较软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的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绝望、暴怒)
3.应激: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人在遇到火灾是紧张的情绪就是应激状态)
二、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第七章 意志
心理活动就是意志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意志的行动特征:(总是和行动紧密相连,所以通常称为意志行动。)
1.自觉的确定行动目的 2.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以随意行动为基础
动机斗争:
从形式上分为:1.接近--接近型动机斗争(如:两者不可得兼)
2.回避--回避型动机斗争(左右为难,不知选哪个)
3.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也叫趋避式冲突(遇麻烦时想叫别人帮忙又怕被拒绝)
4.多重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一个人有两个或以上两个目标,每个目标同时有吸引和排斥。回避一个选另一个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从内容上分为:非原则性动机斗争(是先做数学踢还是做英语)
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1.确定行动目的 2.选择行动的方法和制定行动的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1.及时执行决定 2.克服困难
挫败的自我调节:1.正确认识挫折,客观分析挫折的原因
2.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3.调节抱负水平
4.改善挫折情境
5.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意志的品质与其相反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分为: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相反的品质为:独断型、优柔寡断、任性、见异思迁
这些品质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
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 2.无关动作的停止 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能力的分类(一发展出来的;二是潜在的):
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叫普通能力,即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智力分为: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2.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 模范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测验:19.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
智商和离差智商的差异: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智力测验量表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抽象思维推理能力 特点:用图形作为测验的内容。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遗传2.环境和教育3.实践活动4.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气质的天赋型和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中的本性就是指气质)
三气质的可变性(可塑性):在一定条件下或多或少会改变,它具有可塑性。
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努力、年龄等会影响气质发生变化。
气质类型: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动力特征包括六个心理成分: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倾向性
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强度特征\稳定性、持久性、主导心境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生物学因素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
3.主观因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