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心理学的介绍

513好学 2023-08-16 05:31 编辑:admin 281阅读

秘书心理学的介绍

本书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为基石,以秘书工作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为主体。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全书共分9章。第一章概要地介绍了秘书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及秘书常规工作和秘书心理特征分析:第二章从工作角色的角度分析了秘书工作者的角色特征、角色定位及其适配的角色意识;第三章从个性特质的角度,分析了秘书工作所需要的适配个性素质;第四章从知能素质的角度分析了秘书工作者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等素质要求;第五章通谨唤过对价值观的分析,提出了秘书工作者价值观的合理定位;第六章概要地介绍了对秘书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突出要求;第七章重点阐述了秘书调研工作中常用的调查方案与问卷的设计及访谈工作的心理与技术;棚晌枝第八章通过对链敏职业生涯理论的阐述提出了秘书职业的生涯发展和规划;第九章通过分析压力和压力的来源,提出了秘书应对压力的策略。

2014江西教师资格冲刺题及答案:小学心理学(1)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蚂余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30分)

1.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1~13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指导法

3.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A.人际排斥

B.人际吸引

C.人际合作

D.人际竞争

4.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银弊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闷搏滚思维

9.于l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10.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气质

11.( )目标是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3.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1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15.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 )左右。

A.4岁

B.3岁

C.5岁

D.7岁

16.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 )。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1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维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18.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和态度

19.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20.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A.维果斯基

B.加里培林

C.加里宁

D.赞可夫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2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24.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25.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26.(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27.对程序教学贡献的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28.(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2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0年

3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2.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

A.直接转变

B.间接转化

C.间接改变

D.直接发生

E.自然形成

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A.获得

B.同化

C.顺应

D.转化

E.评价

4.下列属于健康概念的有( )。

A.自我意识正确

B.获得他人肯定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

E.社会适应良好

5.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联结

D.原型整合

E.原型内化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A.实物直观

B.感知直观

C.模象直观

D.本质直观

E.言语直观

7.1 994年布鲁纳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成果概括为( )。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探索性研究

E.社会文化研究

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器械型操作技能

E.闭合型操作技能

9.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

10.CAl的优越性体现在( )。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所呈现的信息生动形象

D.机器规定速度

E.自定步调

11.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12.教学环境包括( )。

A.基础条件

B.师生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物质环境

E.社会环境

13.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的培养

E.健康心理的培养

14.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5.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 )。

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行为规范学习

D.态度与情感学习

E.气质

1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下位学习

E.命题学习

17.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 )。

A.言语技能

B.操作技能

C.记忆技能

D.心智技能

E.体育技能

18.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的位置往往是( )。

A.结尾部分

B.都一样

C.开始部分

D.中间部分

E.不一定

19.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结构性

C.序列性

D.主动性

E.认知性

20.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和责任感

D.事业感

E.自尊感和羞耻感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 )

2.苛勒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 ( )

3.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是知觉水平的概括。 ( )

4.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 )

5.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外部反馈。 ( )

6.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 )

7.教师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而言是正确的答案。 ( )

8.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

9.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道德的自律。( )

10.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

11.学生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 )

1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味着教授学习策略能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 )

13.概括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 ( )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十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 )

15.以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 )

16.个体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知识经验越丰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则越能发现常人所发现不了的问题。 ( )

17.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 )

18.心理健康是绝对的。 ( )

19.教学活动中,教师按领域原则和功能安排课堂空间,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 ( )

20.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新闻宣传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教师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1.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

A.妥当

B.不妥当

C.不好说

D.比较妥当

2.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自行为学生补课的

3.依据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崔某在放学后义务为张某补习数学是违法的

B.崔某不应该掐张某的左脸

C.张某的父亲大闹学校是对的

D.记者大肆渲染该事件是对的

4.案例中,学校赔偿学生3000元,属于( )

A.民事赔偿

B.行政赔偿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罚

(二)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1.该案例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的什么研究方法?( )

A.现场实验法

B.调查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个案法

2.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3.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 )。

A.独立型

B.内向型

C.顺从型

D.外向型

4.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

A.重视早期性格习惯的培养

B.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C.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D.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一、单选题

1.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2.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3.A【解析】题于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4.C【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练习。

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6.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解释。

8.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9.D【解析】l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10.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11.D【解析】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内容,并需要基于准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12.C【解析】根据对课堂管理的解释,应选C。

13.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14.C【解析】“应用”这一目标是在对材料进行深入加工基础之上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过程,因此代表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15.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16.D【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个人内部因素的是能力和努力,而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努力因素是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故选D。

17.D【解析】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18.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四个选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迁移。

19.B【解析】题于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20.B【解析】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21.A【解析】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说。

22.B【解析】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23.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24.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5.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6.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27.A【解析】斯金纳论证了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使其更科学。

2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2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新科书。

3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细节的纠缠。

二、多选题

1.BCD【解析】AE两项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

2.BD【解析】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是新的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主要途径。

3.ADE【解析】布鲁纳将学习分为获得、转化和评价三过程。

4.CDE【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指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ABE【解析】此三项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划分。

6.ACE【解析】实际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方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7.ABCE【解析】布鲁纳认为十几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四个方面。

8.CD【解析】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9.BCD【解析】AE两项为元认知计划策略的内容。

10.ABCE【解析】机器不能为学习者规定速度,除此之外,其余均为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的体现。

11.ACE【解析】知识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知识编码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12.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3.ABCDE【解析】这五项均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14.ABCDE【解析】这五项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15.ABCD【解析】气质不是习得经验,不能迁移。

16.ACE【解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是根据知识学习的复杂程度和知识的存在形式划分的。

17.BD【解析】言语技能与体育技能属于操作技能,记忆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18.ACl解析】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影响,一般记忆效果不好。

19.ACE【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基本特点。

20.ABCDE【解析】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这五项均为道德情感的内容。

三、判断题

1.×【解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解析】这是奥苏伯尔的观点。

3.×【解析】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4.×【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的一种具体方法。‘

5.×【解析】题干所述为内部反馈。

6.√【解析】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不同观念多,则说明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具有变通性。

7.×【解析】教师自己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正确的答案。

8.×【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人人都有。

9.√【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水平是自律道德。

10.×【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11.√【解析】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一般学习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是一种特殊形式。

12.√【解析】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它们能提高学习者迁移的意识性。

13.×【解析】直观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理解知识的起点。

14.×【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减少。

15.√【解析】见大纲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阐述。

16.√【解析】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思维比常人活跃,因此能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问题。

17.×【解析】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18.×【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19.√【解析】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可以互相补充。

20.√【解析】班级规模过大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

四、情景题

(一)

1.B【解析】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不妥当,没有法律依据。

2.ABC【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B【解析】略。

4.A【解析】题干所述符合民事赔偿的内涵。

(二)

1.A【解析】案例运用的现场实验法,又称为自然实验。

2.ABC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3.BD【解析】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了内外向两种。

4.ABCD【解析】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应注重学生早期性格习惯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进行个别指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