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513好学 2023-10-11 18:37 编辑:admin 50阅读

化学课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首先是属性   简言之,课程评价就是针对学校课程或者课程的某一环节,就其设计、实施和 结果等方面。

优点是要遵循原则   例如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有效性原则。主要方面有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科学地进行分析,严格按 照评价程式操作,对课程的评价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且公平公正的进行评课。

3.缺点就是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要摆脱 个人偏见,尽可能排除个人的主观认识,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防止评课的片面性。

4.建议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面评课,对于课程第实施进度进行掌控。加强特色的课程呈现。

《物质成分探究》观课评课

        陈龙朱老师的《物质成分探究》是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学习策略课题下中考实验专题复习单元中的一节课,实现知识的整合。本节课通过问题式教学展开教学、以学生分组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是一节比较成熟的公开课。

一、巧用思维导图,实现实验探究题的知识整合提升。

        本节课开始,陈龙朱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总结回顾初中阶段的实验探究类型,如下图所示。

听龙朱老师的课,总会有一种被惊艳到的感觉。平时,我们对实验探究的题型仅仅局限于哪些类型,并没有深入挖掘每个类型的解题突破口,而这正体现了教师的理论智慧结晶。这节课龙朱老师以草酸成分探究为例来学习物质成分探究思路。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本节课龙朱老师设计五个环节实现与学生的有效互动。第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通过播放草酸在生活中使用的视频,使学生初步认识草酸。第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查阅资料推测草酸的元素组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在这里,学生根据“氧化物”很快想到有氧元素,由“有机物”推出碳元素,从“酸”悟到有氢元素,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应用。仅仅推测是不够的,如何证明大家的推测呢?龙朱老师从这里开始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原本我们担心没有任何提示和指导,学生会无从下手,但是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设计方案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三、追本溯源,归纳升华:在学生小组活动后学生认识到加热法可以确定元素的组成。这时候教师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元素的组成,龙朱老师用水通电分解和氢气燃烧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分解法和化合法都可以用来确定元素组成,其依据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探究物质元素组成和验证分解产物的实验设计方案中都是利用了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完善了物质成分探究的内涵。

第四、深度整合,形成知识体系:通过草酸的实验探究上升到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第五、深度整合,构建知识体系:梳理实验探究的全部题型,形成知识网络。

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以生为本的课堂。

      教师在引导学生推测草酸的元素组成后,将全班分为七个小组,开展小组活动,探究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在这里,龙朱老师应用NB虚拟实验室的软件,让学生模拟真实实验过程,原本担心学生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但是整个过程学生讨论热烈,从最终的学生设计反馈,也可以看出讨论是充实有效的。

从小组活动的方案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中2、3、4所示,学生能知道通过检验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来证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第1组的同学增加了一个鼓入氮气的装置,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原来,是为了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同时第一组的实验方案还增加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仅仅是为了验证元素组成,需要这个装置吗?再一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讨论,发现验证元素组成,只需要检验二氧化碳和水,但是如果检验有三种产物,就要这样设计。这部分是本节课最精彩的部分,学生的课堂生成成为课堂的教学资源,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倾听,学生在思考和讨论过程中获得知识,是积极主动获取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对于本节课,我也有自己的思考。作为综合实验探究,这个在真实的实验室很难实现,而虚拟实验室很好地反映整个实验的真实过程。因此,借助这个软件,学生也能自己设计实验装置,比老师讲精彩多了。通过本节课的学生反馈,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是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去设计实验的,但是本节课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在学生方案出来后,跟着学生一起分析每个方案的合理性。如果,能够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先上台说明本组方案的设计思路,再给学生一次小组讨论的机会,并完善自己的方案,最后让学生用反馈器投票,选择最佳方案。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对于一堂实验探究课,能把探究的核心部分做好了,也就事半功倍了。一节课,我们肯定很难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重点实现一个部分的内容,王博士根据台湾中央大学大气科学系江火明教授提出的Z型学习过程图指出,科学探究是经历一个过程,我们不要求一节课把所有流程都完美呈现,我们尽量舍得花一段时间,重点突破一个部分,比如本节课重点就是在形成假设和收集数据之间的策略部分,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方案设计,真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真正有化学学科的科学味道。

      观课,我想更多也是在观察我们自己,如果是我来上,我要怎么去上,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们该如何取舍,我又想起了王博士的教学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教育是慢的过程,更是积累的过程,这节课只是开始,我相信,坚持下来,我们就不纠结,坚持下来,我们就会不一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