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哪些?
知识结构方面应该做到专一、多广,即本专业知识和复合型知识的统一。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能力结构方面应该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结合。
主要包括(1)思维条理性、逻辑性;
(2)口头表达能力;
(3)组织教学能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
(1)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
(2)信息的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4)接受信息的能力。还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
(1)认识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
(2)设计能力;
(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组织能力;
(5)交往能力。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
(1)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
(2)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
(3)自我完善能力;
(4)自学能力(扩展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
第五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
(1)基础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人际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专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3)扩展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研能力、媒体整合能力);
(4)创新能力。
二、教师中级职称答辩会问什么问题呢?
教师中级职称答辩常提问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素养、关联考试等相关问题,这些都是提问的重点所在,在备考的时候要多加重视。
主要考查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比如某节课考试的重点与难点,常见的题型以及答题方法等。学生的接受程度
三、2020年河南省教师职称如何答辩?
1.讲课答辩办法
讲课答辩采取讲课加答辩的方式进行,每人讲课答辩时间为25分钟,其中教师和教研员讲课15分钟左右,答辩10分钟左右;教育管理人员(校园长)讲课10分钟左右,答辩15分钟左右。讲课答辩实行全程封闭管理,每半天讲课答辩结束后参评人员方可离开考点。
2.讲课答辩内容
讲课内容根据所教学科随机抽取,不包含综合性学习和选修内容。讲课内容要较为集中,一般为某一个知识点或一节课的内容的某一方面,应包括新课导入、讲授新课、课程小结等教学环节。答辩内容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及相关知识。
3.讲课教材
讲课分高中、初中、小学、幼教四个学段。高中带本学科全部必修教材、初中带本学科全部教材、小学带本学科已公布循环段的全部教材、幼教带大、中、小班全部教材。备课时应使用未做标记的教材,不得携带教学辅导资料。
四、新入编的教师职称怎样评定?
工作第一年是见习期,没有职称。第二年认定职称,专科毕业认定中三,本科毕业认定中二,研究生毕业认定中一。
其中,三级教师评定条件:
1、基本掌握教育学生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
2、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材教法,能够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3、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或者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并在小学教育教学岗位见习1年期满并考核合格。
五、2021年教师职称条件?
2021年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如下:
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即可评中级职称;
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两年;
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五年;
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七年;
标准:分为三个标准,如下所示
1、思想品德标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知识水平标准:系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准确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具有深厚的任教学科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外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3、专业能力标准:具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创新性的改革。
有关学历和专业问题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专业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的显著区别一是具有一定的学历,二是从事的是专业技术工作。
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具有十分明显的专业性、学术性。无论从全国还是从我省其他行业来看,晋升高级职称对学历的要求一般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但考虑到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对初中、小学、幼儿园晋升高级教师适当放宽到专科学历,但对专业有一定的要求。不具备规定学历层次或专业要求,需要破格申报。
六、2023年正高级教师评审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立德树人,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