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其主要职责主要有哪些?
1.起草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完善有关金融机构运行规则;发布与履行职责有关的命令和规章。
2.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3.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4.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5.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6.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7.经理国库。
8.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9.制定和组织实施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负责数据汇总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10.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
11.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
13.按照有关规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
14.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银行业将强化哪些方面的监管?
中国银监会28日至29日在京召开2017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大将于下半年召开,做好银行业监管工作、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意义重大,银监会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贡献,防范银行业风险要有新举措,深化改革要有新进展,加强监管要有新作为。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2%,流动性覆盖率124.4%,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172.3%。
会议指出,目前银行业运行总体平稳,风险总体可控,资产增速趋于合理,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资金空转现象有所减少,市场乱象整治取得一定成效。“必须看到,当前银行业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说,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跨市场、跨行业产品和业务隐患较大,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和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类金融业务和新兴金融活动的负面影响仍在扩散,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仍很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会议强调,银监会系统要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一是服务实体经济要有新贡献。引导银行业更加注重供给侧的存量重组、增量优化和动能转换,进一步发挥债委会的作用,积极推动债转股落地实施,有效支持去产能去杠杆。银监会将坚决治理银行业“干活不弯腰”“坐地收钱”现象,引导银行业主动减费,确保全年向客户让利不少于440亿元。
二是防范银行业风险要有新举措。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和核销不良贷款的力度,防止新增贷款过度集中。同时,“一对一”盯防高风险机构,严密防范流动性风险;深刻汲取教训,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从根本上加强票据业务监管;抓紧制定业务规则,落实穿透原则,切实规范交叉金融业务;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抓紧规范银行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坚决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发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作用,会同有关方面积极稳妥做好非法集资处置工作。
三是深化改革要有新进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过度追求短期利润、造成风险后移的经营方式。同时,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不断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
四是加强监管要有新作为。切实纠正监管定位偏差,回归监管本源,专注监管主业。
“全面梳理银行业各类业务监管规制,尽快填补法规空白,争取在年内出台18项新制定和新修订监管制度。”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银行责任重大,事关国家发展,一定要严加监管才是正确的。
三、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是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完善商业银行同质同类比较和差异化监管,合理分配监管资源,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办法。由中国银保监会于2021年9月10日印发实施。
【拓展资料】:
1、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最初使用“商业银行”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类银行在发展初期,只承做“商业”短期放贷业务。放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放款对象一般为商人和进出口贸易商。
2、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评级体系是指银行业监管机构根据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其他渠道获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对该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状况、盈利能力、流动性及市场风险敏感性等方面进行客观定量分析及定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该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3、商业银行监管评级综合评级结果共分为6级,其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基本依据。对于评级结果为5级和6级的高风险商业银行,银监会将给予持续的监管关注,限制其高风险的经营行为,要求其改善经营状况,必要时可采取更换高级管理人员、安排重组或实施接管甚至予以关闭等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