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儿童学画画?
少儿美术教育不是专门传授美术技能的活动,而是对少儿进行智力开发的手段。它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们画一张好的作品,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的一种手段。一个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见、所想尽可能完整地用画面表达出来,这是他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表现。当一个孩子从随意的画画过渡到经学习达到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由教师指导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就得到了加强。此外,画画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让孩子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地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耐心细致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据我们了解:有的家长是看孩子在家到处乱涂乱画比较喜欢画画,找个地方让他学学、看看以后有无出息(当画家或美术家),有的是看到孩子在家光看电视和玩,于是找个方学点东西试试,有的是孩子调皮,多数的时间喜欢在外面打闹,怕出危险,找个地方学习可以约束约束他......无论家长是出于什么动机,目的都是想让孩子学画画,也算是有个特长。真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儿童画画,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敞开儿童心灵,提高儿童素质,教会儿童绘画,培养绘画人才。使儿童在绘画中舒展自已内在的想象和情感,通过绘画把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尤其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毅力、耐力。
举一个例子:有个小孩画了幅画,画面是一个大个子小孩在画的前面很神气,一个小个子小孩在大个子小孩的后面生气,一次一位心理教育家来串门发现这幅画问孩子:“这个大个子小孩是画的谁呀”“是弟弟”这个小个子小孩是谁呢?“是我自已”,“那为什么你要把弟弟画得比哥哥大呢?”“因为弟弟得到都是大的多的,爸爸妈妈总是什么都让弟弟在先。“原来这孩子误会爸爸妈妈对弟弟疼爱多一些,而冷落的自已,心中郁闷不满,把内心的情感用画表现出来。孩子的父母从此改变教育方法,使孩子心理得以平衡。
从这个例子说明你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培养儿童绘画兴趣是美术教育的先导。儿童绘画有一个心理发生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应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具有天真、童稚,有的人不理解这些,对儿童的画过份挑剔,常听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把人画的比房子还高的?”“这画的什么呀?难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画!”反复擦画,使儿童对画画产生畏缩情绪和厌烦情绪,限制了儿童的自由想象空间而失去绘画兴趣。因此我们应多注意儿童对画画兴趣的培养,按儿童心理特征采取游戏式的教学。例如:一次写生课教师把多种蔬菜、瓜果等写生模型装在一个袋子里,让孩子们伸手摸,谁摸着一样什么就画什么,在画画过程中进行辅导,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们从形到色都有具像的认识,画画的既快又准确,然后再根据孩子们喜好交换模型再画,有的孩子一幅画上画出三样还要画,兴趣很浓。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对画的好作品奖励评优, 选出来办画展,上报纸,当孩子们每经过长达2个小时细心耐心画出一幅画来得到赞扬时,他们的疲劳一扫而光,并且欣喜地表示回家再画一幅来给老师看。其次,我们还要求家长自已保管好孩子的绘画作品,培养他们善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习惯,陶冶美的情操。
美术活动培养儿童优秀的个性品质,画外有更大收益。 现今儿童成熟早,知识面也宽,语言能力强,思维能力发展快,加上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儿童往往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缺陷,只喜欢听表扬,当宠儿,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儿童成才最重要的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美术教育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的人。同时,绘画是促使儿童智能成长,绘画可以使儿童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平静愉悦。
如何让好动的孩子静下心来画画
从教孩子学习画画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是让我和家长都很挠头,很多孩子对画画本身很感兴趣,但在画的过程中,往往是虎头蛇尾。刚开始画的时候是热情万丈,可画了几笔便停住了,不能深入地去画完。他们往往对形状不求甚解,颜色更是涂得乱七八糟。更有甚者,颜色索性就不涂了!而是急于去画另外一张或者干脆就做别的事情了。
这问题也是家长跟我提起最多的问题,这说明家长对我在这方面的期待最高,期待我能够帮助孩子们改变这种状况。事实上自我从给孩子上课以来,也一直在这方面做了最多的努力和尝试。其间在我和家长配合下,很多的孩子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和明显的进步。但是否对每一个孩子都有效果,是要取决于各方面的因素的。所以我也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我觉得我应当把我的方法写下来与父母们分享。但请记住:你的孩子是唯一的,所以他或她的性格是千万个不同孩子里的唯一一种。不要将我们的方法完全套在你孩子的身上!耐心
是的,如果父母和老师自己都没有耐心,又怎能要求孩子有耐心呢!?台湾作家刘庸一篇关于教孩子的文章里,有一段比喻我很喜欢:他说教孩子跟训宠物有类似,你急它不急,所以急了也没用甚至于有反作用。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耐心耐心再耐心,让它形成条件反射。它终将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得到食物(奖励)的。
老师的方法:
一, 找到兴趣切入点。
既然好动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那老师就该按孩子的天性来安排课程。把课程安排的有趣,活泼,从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发现再不爱涂颜色的孩子,在上到我的”画汽车”的课程的时候,他们都会把红绿灯涂上红色绿色黄色。那是因为他们觉得给交通灯画上颜色相当重要,意义非凡。可见如果老师能找到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就可以引导孩子”渐入佳境”。二,
“消极法”对待好动的孩子。孩子在家里只是面对父母,他们的言行很容易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回应。所以来到学校时,一旦他们的言行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反馈,他们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有地方做错了,或是老师不喜欢自己了?从而变得更焦躁不安。而老师则应当按自己的方式来一个一个的有次序地回应孩子,不要因为哪个声音大就先回应哪个。当回应到一些有着急情绪的孩子的时候,告诉他或她,老师爱他们中的每一个。但我们是在一个集体里。应该懂得有次序地和老师沟通。这也是对别的同学的一种尊重。久而久之,孩子会知道着急是没有用的,要想别人尊重和回应自己,自己就该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学会尊守规定和尊重别人.三,
注意孩子的情绪。一个情绪高涨饱满的孩子画的画,绝对比一个睡觉到一半被母亲刚从梦中生生叫醒的孩子画的画要好得多!
父母的方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毕竟你们与孩子天天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一份科学研究说: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急躁,那孩子的好动急躁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孩子,请勿急躁!一,
从生活习惯入手。每天的起床,洗脸,刷牙,吃饭,睡觉等看似很小的事情。但对训练孩子的耐心却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要求孩子要做到,父母自己更要言传身教。不然就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了。二,
从绘画前后的小事情入手。绘画前让孩子自己收拾工具,早早清点齐备。免得上课时手忙脚乱。下课后也让孩子自己收拾,查看有无丢失,是否盖好笔帽。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对训练孩子的耐心和条理性绝对有极大的帮助。记住:如果孩子跟你讲条件,请一定要板着脸,告诉他们:这没得商量!三,
给孩子准备适当,充足的工具。常常看见一些孩子,正准备卷起袖子,大画一场。结果选一支笔,没有水了!汗,再换一支。又没水。气!气得孩子拿支秃头铅笔当当直扎画板,一下没了画东西的精神头。所以常给孩子检查,筛选,补充装备是有必要的。否则,再耐心的孩子也会”发疯”的。四,
如果有可能,请让孩子学样乐器。乐器的学习和美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乐器因为要讲究指法和姿势。所以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那是很痛苦和枯燥的,但在一段时间的坚持后,能渐渐演奏出曲调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成就感。所以如果能过开头那一关的孩子在画画方面的耐心是不成什么问题的。但学乐器我主张最好在五,六岁以后。五,
不要去和别的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就算是一母所生的孩子在性格上,都会有极
大的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就好静,喜欢坐下来慢慢地做一件事情。而有的孩子就喜欢蹦蹦跳跳,难得闲下来(当然这是大多数)。但人的性格特点往往包含着一种平衡:特别好静的孩子会将画画得细致饱满,但在创作力和激情方面他们又常常不如好动的孩子……当然,后天的训练可以尽量去帮助他们做到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让孩子学习绘画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什么我主张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画去和别人比较的原因。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自己,问问孩子:自己和以前比是不是更好了?更有耐心了?注意到更多细节了?等等。也以此做为评判孩子进步的标准。六,
给孩子适当的压力。鼓励和压力的比例是应该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孩子越大,可以承受的压力也越大。所以请给你的孩子适当的压力!现在有些孩子,甚至都不在意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了!这说明父母对他们的压力过小了。不过可不能给的压力盖过了鼓励啊!就算是成人,也是喜欢鼓励多于压力的。当然,也不可以胡乱鼓励,没有原则的鼓励。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