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承担起带领广大法官、检察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三个至上”的提出,是党在新时期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四川省屏山县已进入移民迁建的关键时期,人民法院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法院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各项工作的与时俱进,必须把“三个至上”作为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方针,以确保社会稳定为着力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有效卖悄化解矛盾纠纷为切入点,以坚持司法公正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跨越。
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保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
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的主要内容。作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判机关和人民法官,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观念,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各项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浪的考验。手中的审判权是党和国家、人民赋予主持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权力,在各项审判工作中,必须始终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坚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法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行使神圣的审判权,严肃执法,秉公办案;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在“三个至上”思想的指引下,审慎行使手中的审判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确保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稳步前进。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为当前工作的第一要务
当前,涉诉信访形势极为严峻,党和人民群众很不满意。要彻底以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为工作突破口来改善民生、维护民生、保障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全体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涉诉信访问题的认识。首先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充分认识到涉诉信访工作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从而把解决好涉诉信访问题作为当前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其次要树立“大信访”的理念,明确以立案庭为职能部门、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协作、齐心协力的信访岁尘网络,形成人人抓信访、人人管信访、人人愿当信访案件的承办人的良好局面。
二是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明确院长对信访工作负总责、亲自抓,重大、复杂信访案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涉诉信访工作责任书,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各项职责。对重大涉诉信访案件以及上级挂牌督办的案件,党组成员分案包干,带案下访,切实让来访群众人人受到接待,反映问题件件得到处理或答复的承诺。对确实不能息访息诉的,包案领导和责任人要采取一切措施,协调地方党委政府把当事人稳控在当地。对完不成上述任务的包案领导和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
三是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初信初访工作。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深厚感情,接待人民群众有没有真心、善心、真情,是一个立场问题、政治问题、作风问题。在接访中,从领导到一般干部,必须开门接访,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承办人首先要做好判后答疑,想尽办法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如不能奏效,中层领导和主管院领导要依次做好以上工作。以上工作没做好做实,引起当事人上访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案件有问题的,首先追究承办人的责任;对于审乎配禅判并无不当,但因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激化矛盾的,要查清是哪个环节激化矛盾的,是谁的责任追究谁的责任。
四是加强信息沟通,落实属地稳控原则。畅通涉诉信访渠道,加强矛盾的预警、排查等防范措施,建立涉诉信访联动工作机制,抓好信访情况的沟通、反馈和分析机制,联合各种力量化解信访矛盾;严格遵守分级负责、按级管理和属地稳控原则,对职权范围内的要切实负起责任,不允许相互推诿。并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涉诉信访当事人的稳控工作,及时沟通信访信息。五是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案件信访风险评估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对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负责,发生重大信访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履行好司法职能
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到 “四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推动发展,更加注重保障民生,更加注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加注重促进和谐。
一是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宽严相济,依法严厉惩处各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
二是大力加强民商事审判工作,确保当事人诉权依法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获得公正裁判,确保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得到司法裁判认可,大力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社会矛盾,通过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本着“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息事宁人”的司法和谐目的,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探索建立包括民事诉讼调解、执行和解、行政诉讼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指导人民调解等内容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用司法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解决执行难,要进一步加强执行工作,完善执行工作协调配合、风险评估、联动制约、执行威慑的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组织协调、人大监督、法院主办的执行大格局。
五是深入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支持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六是改进审判工作作风,大力弘扬热情服务、文明执法的风尚。继续加强立案和信访接待工作,方便群众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继续实行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减、免、缓交诉讼费,实行诉讼风险告知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打得起官司。
“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司法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也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作为党的审判机关,我们始终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推进审判工作的着力点,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法院工作的一个根本的标准,一切工作都要充分尊重民意、服务民众、维护民权,把“三个至上”落实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的行动中去。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至上”,自觉地践行“三个至上”,我们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一定会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好地适应党的事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1) 党的事业至上
党的事业至上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革命战争、和平建设、改革开放长期考验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居于执政地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人民利益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充分体现了闷笑我们党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利益至上,意味着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作为评判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政法工作搞得好不好,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要看人民的基本权益是否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 宪法法律至上
宪法法律至上是由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决定的。任何现代法治都意味着对国家公共权力的限制,对权力滥用的制约;意味着国家机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必须服从法治的基本原则。因而,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关键是依法治权。强调宪法法律至上,就是强调“法大于权”,否定“权大于法”,实行法治,摒弃人治。
宪法法律至上是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制度所决定的。在我国,一切中闷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蚂培含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制定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所制定的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理应具有最高的权威。
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法律是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表现为法律文本的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是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的制度表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