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会理财的原因哪些呢?
大学生不会理财,感觉是多原因造成的
1. 历史原因,从小学到进入大学,基本身上不会有多余的钱
这段时间,大部分学生身上没钱,想理财也没机会,自然也不会想它。
2. 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没有金钱相关的
观念和习惯是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学校里都是在学课本,如何提高成绩,讲学习,理财那是什么鬼?
3. 绝大部分的家庭教育原因
a. 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可能很多大学生的爸爸妈妈是退隐多年的老韭菜,视股市为洪水猛兽,把孩子的观念也带偏了。
b. 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理财的教育,自然孩子也没有理财观念的滋润啦。
各位读者观众可以在留言,统计一下就知道这个理财教育比例啦。
4. 学生时代,身边的环境都是求学,到了大学多考虑一个如何就业,环境缺乏接触理财的机会。
综合上述,才是大学生不会理财的原因。
理财规划师助理怎么样_2013助理理财规划师备考知识点汇总一
2014助理理财规划师备考知识点汇总(一)
违反执业道德规范的制裁措施
一、行业自律机构的制裁措施:
一般来说旦唯,非执业理财规划师如果违反职业道德规范,通常的制裁措施是取消其理财规划师资格,严重者可能终生无法再次参加理财规划师资格考试,或者终生无法执业。 对于理财规划师而言,通常的制裁措施主要包括:警告、暂停执业、罚款和吊销执照等措施。
二、法律责任:
1、民事法律责任:表现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2、行政法律责任:主要表现为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或停业整顿等
3、刑事法律责任:是理财规划师的行为触犯法律后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理财规划师执业纪律规范
一、理财规划师不得利用提供服务的契机从事或帮助客户从事违法行为
二、理财规划师不得以虚假的信息或广告欺骗或误导客户
三、理财规划师在执业过程中不得侵占或窃取了户的财产
四、理财规划师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维护客户的利益
五、理财规划师应随时向客户披露存在或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
六、理财规划师不得随意公开或使用客户的秘密信息
七、理财规划师应维护行业整体形象,禁止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八、理财规划师应勤勉尽责,严格履行对客户的承诺
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1、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等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 (1)天人合德 (2)伦理道德 (3)社会公德 (4)职业道德 2、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格守的道德标准,或者说是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理财规划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对理财规划师职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受人之托,而不忠人之事,整个社会将会对理财规划行业失去信心,理财规划师的职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三、理财规划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构成:由两部分构成,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和职业纪律规范
理财规划职业发展概况
一、理财规划职业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理财规划最早出现在美国。 1、初创期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 2、扩张期(1969年现代理财业发展的标志性年份) 3、成熟、稳定发展期
二、个人理财服务划分为三个层次: 大众银行大众理财、富裕银行贵宾理财、私人银行财富管理 国外理财主要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介绍 1、特许人寿理财师 CLU 2、特许理财顾问师 ChFC 3、注册理财顾问师 IFA 4、独立财务顾问师 CFP
三、理财规划职业在我国的发展
GDP与GNP
一国在某一时期(1年)所产生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市场价值:价格×产量
最终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不算
一定时期所生产的而不是卖掉 流量: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市场活动所导致价值,非市场式活动不计入(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
分类(为衡量实际产出)
名义GDP:用生产产品和劳务当年价格计算GDP
实际GDP:用基年(之前的某一年)产品 和劳务的价格计算
计算方法
1.生产法:全部产品和劳务价值-中间产品价值
2.收入法:生产要素的收入(产出-要素收入)
3.支出法:需求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产品和劳务卖给了消费者)
注意:理论上,这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应一致
支出法: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核算GDP
GDP=C+I+G+(X-M)
C——消费支出,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
I——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模州培新商业用房及新住宅增加 存货投资:库存(已生产未卖出)的增减(年末存货-年初存货)
G ——政府购买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消费支出 X-M ——净出口=出口额-进口额区分GDP和GNP
GN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否为本国公民制造,都计入 GNP: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要素是否在国内迹搜,都计入本国 注意: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该国的GNP,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不计入该国GNP.
行业分析
行业: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群体
产业:规模性、职业化和社会功能性
行业无规模上的约定,把行业分析与产业分析等同
我国行业划分方法: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
意义:中观经济分析对象,行业是决定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为理财师向客户提供具体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提供参考
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
1.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企业数量多,不能控制价格,价格和利润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企业经营业绩波动较大,利润不稳,投资风险大
2.不完全竞争:产品有一定差别,企业数量很多,产品替代性强,单个企业无法控价,价格和利润受市场供求影响,但品牌、特征和质量对价格有一定影响
3.寡头垄断:企业数量很少,产品具有同行或微小差别,相互替代性强,个别企业对产品价格控制程度高,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限制新企业进入,如:汽车、飞机制造和钢铁等企业数量很少,产品具有同行或微小差别,相互替代性强,个别企业对产品价格控制程度高,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限制新企业进入,如:汽车、飞机制造和钢铁等
4.完全垄断:单一企业生产没有相似及可替代产品,价格被该企业控制,主要是公用事业:自来水、煤气和电力公司,政府一般控制价格
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
竞争程度越高的行业,产品价格和利润受供求关系影响越大,证券投资风险大 垄断程度越高的行业,产品价格和利润可控程度越大,投资风险较小 行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1.迈克尔•波特:一个行业存在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给方、需求方以及行业内现有竞争者五种基本竞争
力量,其状况和总和强度决定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行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2.创业阶段:新技术和新需求创造新行业,少数创业公司投资,企业投资额大于销售额,成本高需求低风险大。
3.成长阶段:市场需求上升,价格和销量扩大,利润高吸引投资,原有企业增加花色品种,改进质量,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4.成熟阶段:少数大企业垄断,竞争以非价格手段为主,新企业加入可能性不大。 衰退阶段:新技术和偏好改变,销量和价格下降,利润低,资金转出该行业,企业数目减少,市场萎缩。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技术进步 政府的产业政策 相关行业的变动
替代品:价格上升提高对该行业产品需求
互补品:价格上升有利于该行业发展
投入品:价格上升,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不利该行业发展 社会习惯的改变
行业投资的选择★
根据经济周期与行业发展的关系划分
1.增长型行业 :发展速度快于平均发展速度的行业,主要靠技术进步、优质服务和新产品开发,一般与经济周期的变化无必然联系,如计算机业。 投资既分享行业增长利益,又不受经济周期影响。
2.周期型行业
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经济繁荣时扩张,衰退时收缩:建筑材料、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和旅游业 防守型行业 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生活必需品或公共服务,需求稳定,盈利稳定:食品、药品、公用事业等。 行业投资的选择策略★
1.经济繁荣:选择周期型行业,谋取丰厚资本利得
2.经济衰退:选择防守型行业,获得稳定收益,减轻风险。
投资于正处于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行业,而非创业和衰退阶段的行业。
行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行业 根据历年的销售额、盈利额等历史资料分析
产业政策
产业:社会分工条件下,进行同类生产企业的集合体
产业政策:为弥补市场失灵或在某些领域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采取的有效的干预政策。
通过价格机制(限价或保护价)引导资源流向,避免产业结构失衡 保护民族工业而进行的重点扶持(财政、金融扶持和出口补贴等)
产业政策手段:
1.间接干预手段 经济杠杆干预手段
财政手段:税收、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政府订购 金融手段:国内贷款制度和国际金融手段 信息诱导手段 发展计划: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计划和科技发展计划 政府的重大经济活动 政府组织的权威信息发布
2.直接干预手段
政府的行政管制:市场准入、数量、价格、技术和环保
政府的行政协调:协调企业生产经营,趋向政府产业发展意图
产业政策体系★
1. 产业结构政策: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并推进产业结构转换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2. 根本目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加速经济增长
3. 核心内容:产业发展的重点顺序选择
支柱产业:在GNP和工业总产值中举足轻重的产业 主导产业:具有比一般产业更多的前向或后向联系 瓶颈产业:所有前向联系部门需要由该产业提供的投入品远大于其最大生产能力,或最大加工能力远小于后向联系所提供的投入品
政府优先安排瓶颈产业,然后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产业组织政策
政府制定干预和调整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产业政策
核心:通过协调竞争与规模经济关系,既环节垄断弊端,又维护一定的规模经济水平
三方面: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市场行为调整政策、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具体内容: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产业政策体系
产业技术政策:政府用以引导和干预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经济意义:技术进步带来了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节约,促成了产业结构变动,最终导致经济增长 政策内容
产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政策:颁布国家科技指南,提出产品技术进步战略、技术进步目标和途径
产业技术进步的组织政策:建立并强化政府研究机构、协调跨部门、地区合作,委托民间机构,建立必要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等 产业技术进步的激励性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往往与特定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 不发达:强调产业布局的非均衡性——优先发展某些地区
发达:强调地区经济的均衡性——对不发达地区给予更多支持
经济周期与行业投资策略
1.增长型行业、周期型行业和防守型行业
2.增长型:行业运动状态与经济周期及振幅无关,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呈增长状态:计算机和复印机行业
3. 周期型:行业运动状态与经济周期直接相关,经济上升期,行业扩张;经济衰退,行业收缩 典型日用品制造业
4.防守型:行业产品需求相对稳定,不受衰退影响:食品业和公用事业,收入相对稳定 投资策略选择
对经济前景乐观态度——周期型行业:获得更大回报率
对经济前景悲观态度——防守型行业:稳定投资收益和增长型行业
货币政策
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影响投资和整体经济以达到政策目标
注意: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见效快;货币政策间接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率来发挥作用,见效慢 货币政策及主要工具★
1.总需求不足,经济衰退——扩张型货币政策 降低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买进政府债券
2.总需求过剩,经济繁荣——紧缩型货币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卖出政府债券
货币政策工具比较★
1.再贴现率政策:对货币供给量影响有限(央行根据市场利率确定贴现率,商行尽量避免,只作紧急求援手段),缺乏主动性
2.变动法定存款准备率:最简单,不轻易使用,作用猛烈,使货币成倍变化;同时,过于频繁使用不利
于监管,干扰商行正常信贷业务
3.公开市场业务:最重要最常用,控制商行准备金,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可测性。
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
98年建立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实力雄厚商行为交易对象,主要涉及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央行票据。 回购交易
正回购:央行向一级市场交易商卖有价证券,约定未来日期买回,是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到期是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
逆回购: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到期收回流动性
现券交易
现券买断: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证券,一次性投放基础货币
现券卖断: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回笼货币 央行票据
发行:回笼基础货币 到期:投放基础货币
我国的特殊货币政策工具
再贷款政策:央行对商行的短期贷款 利率政策
调整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调整
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货币政策的其他工具 道义劝告
央行利用特殊地位和权威,劝告金融机构,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控制信用 经济衰退时鼓励放贷,通胀时劝不要扩大信用
非强有力手段
调整法定保证金限额 购买证券必须支付一定利率现款-法定保证金 越高,所需现款越多,压低证券价格,提高利率 越低,所需现款越少,提高证券价格,降低利率
规定抵押贷款利率的上限和下限 利率提高,限制购买不动产,压低社会有效需求 利率降低,刺激购买不动产,提高社会有效需求
财政政策
政府对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决策:自动稳压器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压器功能★
经济系统本身具有的一种减少各种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是自动抑制通胀,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 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转移支付 保持弄产品物价稳定的政策
注意:自动稳压器是稳定经济和缓和周期的第一道防线,并不能完全消除波动,对轻微的经济波动起抑制作用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总需求过低,经济衰退——扩张型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发公债、削减税收
总需求过高,经济繁荣——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公债发行规模: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
注意:财政政策手段:变动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发行规模
政府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
公债发行既可筹集财政资金,还可影响货币供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
一切生产要素都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与生产,失业率衡量
摩擦性失业: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摩擦(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困难等)造成
自愿性失业: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
非自愿性性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
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变化造成失业,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摩擦)
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
注意:除了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以外,所有愿意参加工作的人都能按他们愿意接受的工资找到职业,并非100%就业,一般人为4%~6%正常失业率
(二)物价稳定
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胀率
(三)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是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用实际GNP年均增长率衡量,保持稳定持续增长,并非越高越好
(四)国际收支平衡 一定时期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自主易的平衡,借方总额=贷方总额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关系
经济政策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存在矛盾★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通胀为代价,物价稳定以存在失业为代价
2.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资源未充分利用,经济增长不会引起严重通胀;接近充分利用或受资源瓶颈的影响时,可能导致通胀
3.国际收支平衡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工资与收入上升,商品需求增长,国际收支恶化; 国际收支改善,外汇增加,国内货币量多,不利物价稳定。
注释: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一致性较大,但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解决就业问题。 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各种政策手段配合,协调一致
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AS与AD交点决定了均衡状态
利用AD和AS既可以解释萧条、高涨和滞胀时期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时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萧条:AD与短期AS交点在潜在产量的左边, Y和P都较低
高涨:AD右移与短期AS交于潜在产量右边,Y和P都较高
滞胀:短期AS左移与AD交于潜在产量左边,Y较低P较高
长期:AD与垂直的LAS相交,此时如AD增加(右移),只提高价格水平,不改变产量或收入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一、决定总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宏观生产函数
总供给: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的产出量,由一社会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决定
(一)决定总供给的主要因素 人力资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自然资源
资本存量:一社会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厂房、机器、设备和其他资本数量,是投资的结果,投资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短期变化不大。
技术水平: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宏观生产函数来反映
(二)宏观生产函数 一国总投入与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总投入:投入生产的总就业量、自然资源和资本存量(常数) 总产出:GDP
Y=F(N,K) —自然资源既定条件下,经济社会总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和资本存量 由于一国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动,宏观生产函数常被表示为:
Y=F(N,K) —在自然资源和资本存量既定条件下,总产量是总就业量的函数
意义: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总就业量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二、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
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西方学者认识不一,形成了三条有代表性的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水平线,说明在现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隐含假设,由于存在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 大萧条的背景:粘性工资和价格
当产量或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和货币工资均不变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潜在产量)上的垂线, 认为货币工资完全伸缩性,随劳动供求变化而改变。 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工资下降
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工资上升-维持充分就业 无论价格怎么变,总产量=潜在产量。
古典学派鼓吹市场机制的完善,主张政府不干预经济,市场调节能实现充分就业 短期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通过加总每一行业的总供给曲线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