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它们是:
1、生产因素。 它包括:(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熟练程度、人力成本;(2)自然资源。土地的肥沃程度、数量、可耕地、气候、区位和地理规模大小;(3)知识资源。科技的硬件和软件、政府和私人研究机构、图书馆、统计机构、各种科学协会; (4)资本资源。资本供应量和成本、资本收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各国资本之间的流量;(5)基础设施。邮电通讯系统、支付手段、健康保健、社会福利、文化机构。生产因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2、需求因素。 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生产工艺、营销策略就成为企业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大竞争优势。
3、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日本机械工具业的优势离不开世界级的数控机床、电动机和其他零件供应商。瑞典在钢装配制品(如滚珠轴承、切削工具)行业中的竞争力源于它的特殊钢行业。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各支持性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就会构成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就目前考察, 世界上还无一种在各国皆能通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而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不尽相同。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而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重视长期目标。不同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意识形态”,它们帮助或妨碍形成一国竞争优势。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
除上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如石油危机)以及其它突发事件。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以上影响竞争的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我国竞争优势现状分析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实力的比较太笼统而难于进行,一个国家不可能使其所有企业和行业在国际上都具有竞争优势,因此,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来衡量和检验,因而,以数量形式来测定不同国家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显然主要是该产业的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该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贸易竞争指数。本文同样遵循这一原则,采用这三个指标对我国竞争优势现状进行分析。
1、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定义为:(E[,i]-I[,i])/(E[,i]+I[,i] ),其中,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8)有关数据,笔者选择了12类主要出口商品进行计算,结果发现:纺织品、鞋帽饰品、皮革制品、食品是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但近年来贸易竞争指数下降,说明这些商品面临国际竞争的各种挑战;其它8类商品,如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制品、纸制品、木制品、贱金属制品、机电及音像设备、运输设备、光学及医疗设备的贸易竞争指数虽然仍呈负值,但负值明显趋于缩小,说明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行业中的竞争力正在增强;从1992年到1997年,我国商品贸易竞争指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位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说明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强弱的格局仍未改变。
2、劳动生产率比较。 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小时的工作产出,它被看作是反映一国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劳动生产率指标来看,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不仅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也很大。 1996 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18美元/人,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59105美元/人)的1.8%,相当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38781 美元/人)的 2.8%,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047美元/人)的22.1%。中国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低下,已成为我国提高竞争优势最大的羁绊。
3、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定义为:A国i 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A国i产品出口额/世界i类产品出口总额。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有关数据,1992年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于世界前几位的,主要是棉布、非针织男外套、非针织女外套、纺织品、贱金属制品、摩托车、旅游用品和手提包、非针织内衣、钟表、玩具和体育用品,这些大部分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附加值比较高的出口商品中,如型钢、内燃机、非电子机械零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等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竞争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竞争优势不强。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基本上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缺乏竞争力的主要是基础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产业,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多地取决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缓慢,缺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产品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等矛盾。根据著名的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 )推出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1998年中国名列第29位,尽管1994年以来我国竞争力排行位次提升了5位, 但这一局面与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的大国地位仍不大相称。
三、提高我国竞争优势的对策与途径
1、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缺乏活力不思创新,国家就难以树立整体优势。因此,首先必须加大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使之成为能适应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其次,要加强现有企业的联合兼并,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培育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营规模效益;第三,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2、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获取更多比较利益的主要手段,其重要作用还无法替代。但我们应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由于高技术具有传统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内部使用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它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而且能极大地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把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我国高科技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我国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上台阶的一支新兴产业。
3、发挥大国规模优势,加强国内需求开发。 需求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重视对国内需求的开发。我国有13亿人口,GNP总量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差距大等优势。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买方市场,国内同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对民族工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存在着悬殊的消费需求差异,这就为企业寻找细分市场、相对地集中于某些优先发展的产品和产业,实施目标集聚战略攻击提供了机会和发展空间。通过对细分市场需求开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取得国际市场上的局部竞争优势,逐步过渡升级到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起点和有利条件。
4、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着力于开发人力资源, 促进竞争力持续发展。 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民素质,是提高我国竞争力水平的长期战略和措施。当前,必须扭转科技和教育占GDP 比重持续下降的局面,大幅度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在行动上,提高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要加速教育体制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终身教育;要完善人力资源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