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港湾,爱是退路——《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

513好学 2023-02-15 03:54 编辑:admin 176阅读

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当我们在外面拼斗得筋疲力尽之时,心里所能想到的,最想回归的温暖去处。但现实却是,我们中有许多人,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地想要逃离自己的家。似乎相对于冰冷黑暗的外部未知世界,我们自小成长的家,更令我们害怕。

看过电视剧《小欢喜》的观众,一定对乔英子母女印象深刻。上高中的女儿成绩优秀,身为金牌教师的妈妈强势固执。

表面上,妈妈一切以女儿为中心,从饮食作息到学习安排,爱得面面俱到,无微不至。

实际上,母女关系紧张。女儿为了讨妈妈欢心,不得不收起自己全部的喜好和情绪,刻意逢迎妈妈强烈的掌控欲。

最后英子得了抑郁症,为了逃离妈妈密不透风令人窒息的掌控,她选择了跳海自杀。

当英子在海边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喊出:“我就是要逃离你!”的时候,电视机前不知道有多少妈妈心里也迸发着和英子妈妈一样的灵魂拷问: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就不明白?!

为了你我牺牲了一切,你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是啊!为什么会这样?!我那么爱你,全心全意为你付出,你却要拼了命地,远离我!

这些问题,或者能在武志红老师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

武志红老师是国内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感谢不完美的自己》等多本深受读者喜爱的热门书籍。

在他的书里,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家庭的机制,是如果运作又是如何伤人的。当然,认识到这些之后,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改善甚至避免这些来自家庭的伤害。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首先谈到一位34岁的花花公子岳东的案例。他英俊倜傥,风流无度,在各种各样的女人中穿梭,却始终无法停留,无法建立自己安定的家。

追本溯源,原来岳东的父亲在他6岁的时候就患病去世,16岁的时候妈妈也因车祸去世。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个无能暴君,而妈妈则是个把男友看得比亲生儿子还重要的女人。可以说,从小,岳东就没有真正体会过家的温暖。

长大后的岳东不但英俊而且颇有才华,他的初恋女友阿静被他深深吸引。两人相处的第一年非常甜蜜,阿静温柔体贴,让岳东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岳东对阿静开始百般挑剔,并恶意攻击,最终逼得阿静伤心离开。从此岳东就开始了他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风流生活。

在岳东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没有爱的原生家庭带给孩子的创伤是有延伸性的,这种心理伤痛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直到他长大成人。

岳东从小就意识到父母都不爱自己,能依靠的人也只有自己。长大遇到阿静后,岳东才第一次得到了温暖安全无条件的关爱,于是在内心深处,他把阿静当成了他的理想母亲。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移情。

事实上,我们的恋爱关系其实是我们童年时亲子关系的复制。我们寻找恋人的模型也带着爸爸妈妈的影子。

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说男孩恋母,女孩恋父,自觉抑或不自觉的,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现实父母的原型在寻找自己的恋爱对象。

因此在恋爱深处,我们都会变成孩子。我们寻求的对象,其实是我们想象中的理想父母。

当我们得到对方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就会变回到曾经的那个小孩。

原生家庭中的现实父母没有给我们的,我们会要求从理想父母身上讨要回来。

比如岳东的“现实妈妈”亏欠他太多,他就要从阿静这个“理想妈妈”身上索要回来;现实妈妈非常花心,他就会担心“理想妈妈”也会一样风流,所以对于在现实中和阿静有接触的男生都非常敌视;他对“现实妈妈”怀有很多的愤怒情绪,现在都转而发泄到了“理想妈妈”的身上------

当这种移情现象发生的时候,其实是医治拯救的良好时机。

我们恋爱,在恋爱中重复童年的错误,实际上是潜意识里渴望得到救赎。当时机出现的时候,就是完成拯救的最佳时机。

可惜阿静不是医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而岳东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要自我改变,只是一味地抱怨索取,所以他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一再重复错误。

看到这里,我们会明白,为什么说:好的童年给人一生的疗愈,坏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疗。我们的性格缺陷,我们的恋爱失败,根源都在于童年的亲子关系。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拥有真正爱我们的父母,那么我们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长,并且大概率,我们将来的家,也会孕育出健康成长的孩子。反之,不好的亲子关系带给我们的创伤,则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伤痛。

所以,一个温暖的家的核心应该是什么?答案是:父母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夫妻关系。

只有当一个家庭的核心是良好的夫妻关系时,这样的家庭才可能是健康的。

《小欢喜》里面,英子父母离婚,之后她就成了妈妈生活的全部,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健康的家庭关系。

但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往往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家庭核心关系的错位会造成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相比上述案例中岳东的从小缺少关爱,《小欢喜》里面的英子似乎得到了妈妈的全部爱。但为什么这样全面的爱会让英子想以死求得解脱呢?

英子妈妈对英子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照顾,吃穿用度,学习方向,未来规划,她的一切妈妈都安排得面面俱到。

但实际上,这种包办型的父母完全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孩子,并且要求孩子的高回报。

所以实际生活中的英子没有一丝的自我空间,连房间都被妈妈换上了大副透明玻璃,一举一动都在妈妈的目光底下。喜欢的天文不能学,喜欢的乐高不能玩,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妈妈的要求为准,并且,要达到妈妈的标准才算好。

这样的生活底下,孩子的私人空间被侵犯,没有自我的发展机会,只会感觉越来越窒息。要么,他们会长成无法和父母分离的人;要么,他们拼尽全力逃离父母,并可能会出现极大的精神创伤,极端的例子或者就如英子,宁愿选择死。

父母没有意识到,生命中,分离和爱是一样重要的。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人才能成长为他自己。让一个幼小的孩子有独自探索周围世界的机会,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孩子在这个探索的过程里,逐渐体会到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力量,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信念:尽管我受了挫折,但我还是靠自己实现了目标。

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因为被批评受责备,因为一件小事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选择自杀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在感叹孩子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究竟是谁,让我们的孩子们失去了抗挫折的能力?!是谁从小就把孩子层层包裹,不肯让他们有一点儿接受风雨的机会?!

一位睿智的家长,应该是一位懂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放手,慢慢得体退出的家长。我们要知道,父母的职责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安心地成为他自己,而不是长成父母要求他长成的样子。

所以,明白分离是生命中永恒主题,也是每一对父母的必修课。

那些势必要分离的,都不应该是我们的最爱。因此,在家庭里,我们最应该爱护的是自己的伴侣,而不是孩子。只有伴侣才会彼此相伴一生,而孩子,将会在长成他自己之后离开,去拥抱他自己的独立生活。

可是现实生活里,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不肯让孩子离开呢?父母所做的一切,真的如他们的所说的一样,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英子的妈妈本来已经是学校的金牌教师,但是为了照顾英子,她放弃了自己学校的职业生涯,转而当了辅导机构的老师。她的这种放弃牺牲,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名义,带给了孩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父母的这种“我为了你好”,而停止自己的成长,把内心的焦虑押注在孩子成才上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转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不够优秀的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希望于孩子能够完成;十分优秀的父母,要求孩子超越自己的优秀,做得更好------父母们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要求,把这些统统都压在了孩子身上。作为相对弱势的一方,孩子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于是就出现了上网成瘾的孩子,考试成瘾的孩子,心理畸形的孩子------真的是孩子出现了问题么?不是的!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最应该反省的,其实是父母。因为一切孩子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父母的不当做法。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问题的解决之道!停止以各种名义绑架孩子,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存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父母之道!

当一个家庭,以良好健康的夫妻关系为核心基础,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父母温暖地陪伴着孩子共同成长,不再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也不再不肯和孩子分离的时候,那个优秀但有心理缺陷的岳东和同样优秀却生无可恋的英子,就会长成优秀并且温暖阳光的孩子,他们会热爱生活,也将会培育出新一代的优秀健康的孩子。

这就是《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真正想揭示给我们的真相。认清健康家庭的首要核心是夫妻关系,明白孩子迟早是要和我们分离的独立个体,不再把自己的焦虑不安转嫁给孩子。

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这样的家,才会是所有人安心的归处。这样的家,才会让我们的心灵成长有一个良性循环,才会出现更多心理健康的父母,培育出更多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才会构建出更多健康温暖的新家庭。

如何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持续学习的学问。我们都渴望拥有不伤人的家,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满溢温暖,成为我们心灵疲惫时最好的休憩港湾;希望我们都懂得如何真正去爱,让爱,成为我们受伤时真正的退路。

你前行,我是你身后有力支撑着你的手;你回头,我是你背后那盏浅黄暖暖的灯。家,永远有温暖的爱,永远是你可以回归的港湾。这样的家,愿你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