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研怎样查询学校和专业?
1、专业范围选择
(1)考研可选择“本专业”。如: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考生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2)考研可选择“相近专业”。如: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考生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3)考研可选择“跨专业”。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2、意向专业选择: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3、意向地区选择
(1)就业原则: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
(2)安家原则: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3)经济原则: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4)一区、二区选择: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
4、学校选择
选择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5、自我竞争力分析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
研究生专业怎么选
研究生专业的选择方法:
1、根据自己本科或专科所学专业,或所从事的行业等,确定考研专业的方向,比如跨专业报考,或对口相近专业的报考。
2、结合行业发展、就业情形与国家侧重发展政策/方向等,可以选择、确定考研究生专业方向,比如新型产业的专业需求或工业新型化所需专业等。
3、结合兴趣爱好等自身情况,选择、确定研究生专业方向。
4、根据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备选目标高校。根据高校、历年招生报考情况,以及考试题型等多方面,选择确定研究生专业。
研究生专业分类
研究生专业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类别。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法律、社会工作、警务、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
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临川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军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工程管理、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