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考研国家线专硕预测?
考研国家线预计为360分左右。
预测2023考研的分数线在360分左右,2023年考研国家线将于2023年3月公布,国家线按照13大学科门类,对一类、二类地区以及单独考试和特殊专业考试进行复试分数线划分。
270分。2023考研国家线专硕预测270分。通过出示国家线之后,研究生应该准备复试,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建议大家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报考在职研究生,是该选学硕还是专硕
在职读研即可以选择学硕,也可以选择专硕。在职学硕,课程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专业硕士课程班是专硕,其目的是培养适应特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生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
3、读博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可以通过自己的导师直接读博,不用参加全国统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博或者硕博连读。
专业型硕士一般不能硕博连读或直博,硕士毕业后进行考博,具体情况请咨询招生单位。
关于在职研究生的更多信息,推荐您咨询下社科赛斯考研社科赛斯(SUCCESS)教育集团成立于2002年,由北大、清华、人大三位在校MBA创建,是一家集考前培训、远程教育、图书出版、网络媒体等综合性教育机构。
社科赛斯的教师团队是非常庞大的,这里的老师都是来各省各个高校的在校老师,拥有很高的学历,教学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会根据考试的考前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培训,帮助学员提高自己的基础,提高做题能力的同时,还会提高考试技巧,学到各种做题的方法,面试前也有课程培训,帮助每个学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社科赛斯MPAcc考试辅导班型有:词汇提高班、基础梳理班、系统强化班、模考讲评班、串讲点题班、笔试全程联报精品班、线上全程直播精品课、导学班、暑假集训营、秋季集训营、冬季集训营、考前冲刺营、复试集训营。
在职研究生现在叫非全日制研究生。
学硕一般没有非全日制研究生的。
那么你想报考的话就只能报考专硕的。专硕是为了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有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所以专硕是比较适合你的。
学硕是为了培养研究型的人才的。
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现在参加全国统考,每年12月份初试,3-4月份复试。
研究生学硕与专硕该如何选择
三、专硕和学硕报名过程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训练方向
学术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类型以学位为主。
专业硕士是为了克服学术硕士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硕士,是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2、不同的入学条件
学术硕士不需要申请人有一定的工作年限。
2009年1月新增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不需要工作经验。报名条件与原学历硕士相同,应届生可报考。
3、不同的入学考试
学术硕士入学考试只是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招生单位自行设置和审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两次机会,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考生可自行选择,这两次国家级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进行。
4、学习方式不同
学术型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脱产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说到底就是为就业考研还是为科研考研。前者是为专硕,后者是为学硕。传统的硕士都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案来培养学生。事实上,社会不需要这么多科学家,大批量培养科学家也是天方夜谭。按照原有方案培养学生无疑是耗费科研经费,浪费学生青春。所以学硕专硕之分是政府一箭双雕的高招。而且学硕比例必然越来越低,专硕比例必然越来越高。
专业硕士早已有之。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这是由于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专业基础较扎实,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薄弱,哪些知识工作中常用,无论学习规划还是学习目标都更有针对性。导师对专硕的培养自由性较强,只需在关键时候给予必要指导即可。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应届生可以直升专硕是形势所迫的产物,名为硕士,却已经失去硕士培养的初衷。这些专硕应届生既不像学硕那样接受循序渐进的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像有工作经验者那样自主性针对性较强的汲取知识。导师究竟怎么培养他们呢?既要区分于学硕,又要区分于之前的专硕,不伦不类。何况导师真的有时间仔细推敲培养方案吗,更可能是放养式的给几个项目做做,最后写篇论文毕业罢了。
学硕专硕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两者是平行的,前者向着学术,后者向着应用,前者是小部分人,后者是大部分人。
但是改革后的专硕毕竟是新生事物,就总体而言,在一段时间内其认可度要低于学硕。这段时间是多久呢?我想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二十年。时间长短完全在于培养方案。如果方案得体,即确实能培养出极具应用能力的人才,很快专硕的认可度就会超过学硕。专硕有一个王牌优势――进公司实习。很多企业会留下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毕竟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从目前浮躁的气氛来看,应用型人才更像是一种口号,笔者很难搜索到关于专硕的系统的培养方案。两年时间再除去写论文和上课,究竟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个问题。还有一种说法,两者的教学一样,差别仅在于毕业论文和直博。专硕毕业论文对理论要求低一些,容易过;专硕不能直博。不过从政府的态度看,政府绝对不会偏向学硕,反倒是会偏向专硕。近几年学硕的培养的确差强人意,而解决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所以政策上绝对会大张旗鼓的宣传专硕,并且专硕的待遇也不会比学硕差。只要有政府支持,从长远看,专硕总有一天会超过学硕。
而学硕呢?当然保持原来的教学风格,培养着理论和实践有点脱节但认可度较高的所谓学术型人才。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专硕的存在,学硕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或许不久的将来,学硕又会变成精英教育,学硕会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究竟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的考研目标是搞科研、考博士,那么学硕几乎是你的唯一出路,你要义无反顾的报考学硕;如果你的目标是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较有把握,安全起见最好报考学硕,实在不行也能调成专硕,万一将来想混个博士学位,直博是条捷径,既省时又省力;如果你就是想混个文凭就业,同时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把握,直接报专硕,专硕也是双证,完全满足企业对学历的虚荣心,不要怕有歧视,即使有也是短暂的。
学硕也好,专硕也罢,只是学历的一种形式。人的前途终究不是靠学历来决定的,还要靠自己的能力。
报名过程没有区别,只是在网上报名的时候注意专硕还是学硕这一个选项。专硕和学硕是同等层次的学历,差别在于培养方式。工作领域差别还主要看学校。差的大学学硕专硕没啥区别。另外,还是那句话,关键还是看自己在读研期间的努力程度。研究生学的主要是方法,锻炼的主要是能力,还有人际关系要搞好。
《艺术设计考研那些事》专栏视频由清华美院硕士刘凯强主讲,第10期视频内容主要为各位讲解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是什么?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在培养方向、考研英语、学制、学费等方面都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