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贝多芬效应?
《贝多芬效应》现代科研结果已经证明,音乐的神奇力量确实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并对其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本专辑收录的胎教音乐通过国际化科研证明,俄罗斯医学专家用本辑音乐对体弱婴儿和早产婴儿进行治疗;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证实,接受音乐训练儿童的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龄儿童;美国国会议员及五百强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有近九成的人在幼年受过音乐教育。
根据海内外先进育儿科研成果,遴选32首经典西洋古典音乐小品,是家长和教师必备的音乐宝鉴。
心听巧学,理性学识,释放潜能,强化启蒙,开启宝宝智慧的金钥匙,关爱宝宝的眼睛健康。快乐宝贝,未来领航,打造中国儿童教育机构最高专业水准的权威品牌。
贝多芬效应就是指音乐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激发人的想象力、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还能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对语言和生活的感受能力,同时,又能为您的生活带来愉悦,享受美感的熏陶,展开丰富的想象。
实践证明,孕育期听过贝多芬音乐的宝宝,出生后喜欢音乐,反应灵敏,性格开朗,智商较高。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资第几章
在教育心理学中的第十五章。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就越好。
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四个理论基础:
一是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强调学生积极看待自我的能力。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可以通过外部力量尤其是教育者的激励变得更完善。
二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而需要与激励内在统一,个体的内在需要和外部激励相结合可以增强个体动机强度,达到激励效益。而期望与赞美是满足需要、激励人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
三是巴甫洛夫的阳性强化法,该理论认为,人们会因奖励而加强为他人所赞赏的行为;因惩罚而减少不为人们所认同的行为。当“阳性强化法”被用于教学中,期待效应就会显现。
四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强化是使学习行为表现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行为形成外部强化。学习除了强化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要从激励和自身榜样两方面关注自身行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皮格马利翁效应
三、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怎么准备,谁有重点范围发一份
【摘要】教师资格考试备考:必背的简答题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
(2)需要层次理论: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自尊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综合素质》之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答题技巧解析
针对《综合素质》的题型、题量分析,能够掌握其命题规律和特点,能有效帮助考生提高分值,特将《综合素质》中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备考答题技巧解析分析如下:
1、《综合素质》――阅读理解能力答题技巧解析
阅读能力的考察是《综合素质》第五部分基本能力考察的构成之一,而这一能力的考察每年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呈现,综合考察考生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这
道材料分析题年年都会是第三道材料分析题,材料的选取方面主要是现代文,字数保持在500-600字之间,14分的分值通常有2题构成,第一题4分,第二
题10分。
针对阅读能力的答题技巧:(1)首先看材料出处标题或者所设问题;因为阅读理解给予的材料基本上是没有标题的,那么如何快速精准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
要观点,可以通过材料的出处标题或者所设问题能快速精准掌握这一点,但也有的材料的出处并未涉及到标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下面提出的问题一定可以快
速掌握本材料的主要观点。(2)详读材料,回答问题;通过对材料出处标题或者问题的探究,接下来就开始阅读材料,回答相应问题。在阅读材料中通常答案的出
处有以下三处:其一是段落的首句。很多段落的分论点或者主要观点都会在首句呈现,这是需要我们在阅读时重点留心。其二是段落末句。也有些许段落的主要观点
或要旨会在段落末尾呈现。其三是段中总结性或转折性语词,像总之、总而言之、但是、然而等,也是一些答案常出之处。所以,对于每篇材料我们要把握阅读的重
点,才能精准应对所提问题。(3)问题不同,答案语言也不同;如果所提问题的答案呈现方式不外乎两类:总结概括和原文详查且照文罗列,如果所提问题是总
结、概括等提法,这就需要考生的答案应当是提炼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另一类提问不涉及总结、归纳、概括、主旨等提法,则考生回答的答案可以从材料中进行详
查,进行罗列得出。
2、《综合素质》――写作能力答题技巧解析
写作能力是《综合素质》中重要分值构成部分,占到三分之一,而写作能力也是极大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也是考生能拉开分值的部分;因此,必须
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练习,才能在写作能力方面独占鳌头。写作能力出题形式越发的灵活,纵观统考至今,主要的考察以材料作文题为主,而写作题材主要以议
论文和论述文为主。
针对这一特点,写作能力的答题技巧可分为如下:(1)审题立意;作文的写作一定审好材料,否则出现偏题,则得不偿失。做到材料主旨和作文标题的一致
性,这就需要抓住材料的主旨和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的作文标题。(2)构思框架,形成脉络。在标题拟定后,比较常见的作文写作模式:五段三分式
(总分总式)。文章的框架是五个自然段,第一和第五自然段是总论点,第二三四自然段为分论点,这样首尾呼应,做到文章结构的完整性。第一自然段写作首句可
以采用名言警句或者名人名言,起到点睛文章作用,接下来的两三句可以采用对仗式、排比式、反问式的语句,末句在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二-三-四自然段作为
分论点,可以在各段落首句呈现,在格式上尽可能保持一致;在各分论点提出过后就可以引用事实论据加以解释和赘述,保证段落结构的一致性;同样如此,在每段
落末句也可以再现分论点,起到前后呼应之意。第五自然段是末段落,主要是再现总论点,促使文章框架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多看看书,多做做简答题,简单题还是书本上的原话,有固定答案的,所以还是多做做题。而且就是背书上的重点,这个比较重要,多整理,理解的去记忆,但是简单题还是固定答案,理解的去背诵,加油吧。
做试卷,被试卷的解答题,老师很多原题的!
多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