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介绍一下北航高歌教授当年的传奇故事

513好学 2023-01-26 12:20 编辑:admin 100阅读

高歌教授立志高远,不畏艰苦,奋斗进取,报效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经历,深深感动着北航新同学,象一把光芒四射的火矩,为大一的新生指明了人生之路。

高歌教授自小便热爱航模,曾在航模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他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因文革等种种原因,其受到的待遇并不公平,他的成长环境也相当艰苦。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青海边远的一处石棉矿,那里气温和气压极低,高歌教授回忆说,夏天最热的时候也要穿着毛衣毛裤,平常根本不能吃到熟饭。而且他们住在地下自己挖的洞里,可以想象当时生活是何等艰苦,高歌教授还曾经因地下通风不良而煤气中毒。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高歌教授磨练了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在有的人消沉丧志的时候,他坚持自学,汲取科学的知识。高歌教授说,当时其父亲寄信告诉高歌教授说,人在青年的时候接受一定的磨难,对人的一生来说,是件宝贵的财富。高歌教授也引用《孟子 告子下》中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来诠释年轻时的经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高歌教授在著名航空动力专家宁晃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设计和研究工作,该项成果 1984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被钱学森同志称之为“一项为中国人民争气的重大发明” ,现已用于我国多种军用航空发动机。

高歌教授提起了自己在由美国回国的班机上发生的一段小插曲。当时高歌教授在美国取得了课题上的突破性进展,美国也因为政治原因,给予所有在美中国人一律无条件办理绿卡,在一些人兴高采烈办理绿卡的时候,他立刻买了回国的机票要将成果带回祖国。当时有一名华人看到了他的机票,非常惊奇,立刻高声叫喊:“他买的是去中国的单程票!”当时周围十几个华人全部非常惊讶地站起来,感到不可思议。高歌教授对我们说,他为那些人感到可耻。高歌教授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当我取得成就时,我第一个想的是最先把它献给我的祖国。我要把我剩下的全部精力和年华,全部贡献给我的祖国。”高歌教授讲到此,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如果要说高歌教授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什么,那就是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那颗真诚而坚定爱国的心。从高歌教授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全部答案。他的人生象一部厚重的书,包含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既有为伊为得人憔悴的艰辛,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他的人生象一首诗,交织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对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他的人生象一首歌,以昂扬进取的旋律,升华了人生的意义;他的人生象一面旗帜,为年青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着向上的斗志。

高歌在1984年发明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获国家发明一等奖,钱学森同志称之为一项长中国人志气的重要发明。该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多种军用航空发动机中,取得了数以亿元计的经济效益,至今仍保有先进水平。本刊记者于今年10月采访了高歌教授,了解到了他近期从事的一些前沿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尤其是他对龙卷风的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价值,让人耳目一新。

高歌教授在采访中提到,传统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虽然还在不停地改进提高之中,但受到原理和材料工艺上的限制,已经逐渐逼近了性能发展的极限。目前虽然涌现出一些新型航空发动机技术,但仍然没有走出依靠压力膨胀过程来实现热功转换的思路。他强调,人们应该另辟蹊径,寻找其他可用的工作原理。为此,他研究了自然界龙卷风的形成与强化机制,发明了一项称为余热增推的技术,直接利用龙卷旋涡实现热功转换并提取能量,用以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力和工作效率,这是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是人们未曾涉足过的一片新天地。

传统航空发动机技术需要新的突破高歌首先提到,航空发动机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1950年以前,主要是活塞发动机的使用。第二阶段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涡轮发动机迅猛发展,一直占据着霸主地位,它有很多的变种,如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涡轴发动机等,但其核心技术都是压气机-涡轮组合,即燃气轮机。

很早就有人提出,涡轮发动机过了巅峰期以后有没有后续机种。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人类所发明的热机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都是依靠压力膨胀过程来实现热功转换的,活塞发动机、涡轮发动机都是如此。而要提高涡轮发动机的性能主要有两条途径,一个是提高压比,另一个是提高涡轮前温度,这是它的工作原理决定的。但提高压比、提高涡轮前温度是有一定限制的,设想压比达到40左右,压气机的转速会很大;同时压比提高,叶片的强度也成问题。所以无论从压比还是从温度来说,涡轮发动机基本上快要接近其性能极限了。

当然,所有发动机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性能都有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但如果原理上不出现重大变化的话,就不会有本质的改变。如涡轮发动机压气机本身的效率,四十年前是81%~82%,而今天,最好的压气机的效率是86%~87%。可以看出,大约每十年只提高1%多一点。人们不得不考虑未来航空发动机的出路问题。

脉冲爆震发动机和旋转冲压发动机航空涡轮发动机目前出现了很多新的机种,如脉冲爆震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等,这是主要的几个研究方向,也是试图找到大幅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技术尝试。

但这些发动机还处于摸索阶段,高歌一一对其技术难点和缺陷进行了分析。

高歌提到,脉冲爆震发动机噪声巨大,工作频率跟不上去。工作频率就是指爆震燃烧频率,要100赫兹左右才能够产生足够的比冲,如果到不了这个频率,比冲不够,与涡轮机相比就没有竞争力。设想在一个空腔里面,排气、进气一秒钟来回一百多次,而且还没有一个活塞把气体推出去,只靠自己的膨胀过程来填充、爆炸,再填充、再爆炸,这本身是非常困难的。

传说中北航的实力超院士的牛人,就是运气不好。

经常可以在六食堂碰见他,可以在饭点前或后人不多的时候去,很容易见到。不过没有打过招呼……

高歌,是一位颇有有争议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