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游记读后感

513好学 2023-02-16 13:07 编辑:admin 214阅读

一、大唐西游记读后感

读《西游记》有感

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留下了几行脚印;在危险重重的森林里,有几只鸟儿吓得扑棱棱的飞走了;在人流不息的集市上,有着一个个奇异的眼神。在这些各不相同的地方市区,都有着不同的奇异故事。这些就是师徒四人的必经之路。

在阴森可怖的黑夜里,他们勇敢的挺了过去;在妖怪众多的情况下,他们英勇的战胜了;在有障碍和阻拦时,他们团结一致的度过了;在邪恶的诱惑下,他们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在九九八十一难上,他们都一一克服了。

在《真假美猴王》里,我读出了师傅虽对悟空充满不舍,但是他决心已定。就在那幕上,我仿佛看到了师傅心中的痛苦,与悟空的苦苦求饶。然而再后来,我又通过真假悟空的举动对比,让我知道不管“呆子”是怎样污蔑悟空他的,他都是以兄弟相待,说明了悟空正在从玩性恶劣的猴子变成一个有感情的猴子。当然通过种种的辨认,终于找出真的美猴王。在悟空与师傅相见时,我既是庆幸,又是高兴,庆幸的是因为真悟空终于找出来了,而高兴的是师傅原谅了悟空。

在种种困难下,他们都闯了过去,这让我想起了保尔·柯察金。他为了祖国利益,曾多次被袭伤过,虽然这些子弹使他皮肉痛苦过,但无法痛掉他心中的那份热爱。

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总是会有挫折和坎坷,但只有经历过,才会有所成功。这让我耳畔回想起“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礼!

二、唐玄奘西行取经读后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堂教学PPT,学生准备搜集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以及书写。(“奘”读zàng,而不读zhàng;,“壮”与“奘”的区别)

2、导入: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展示作者空前绝后想象力的作品。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三、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对我们了解丝绸之路有怎样的作用?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西域、印度历史和丝绸之路的重要著作。

四、玄奘之路观后感800字,要结合自己,我是六年级的,800字左右,急!

 

用了4天值班时间看完《玄奘之路》这部12集纪录片,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震撼,已经不是简单能用一句两句话概括了,干脆为它写篇日志吧。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这次演出结识了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火车上他推荐我看这部他解说的这部纪录片,正巧这周值班,漫漫午后无事可做,便开始看了起来。

    整部纪录片以玄奘法师撰写的《大唐西域记》为主,从人文、地理、历史和现状4方面来述说这段历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为重点叙述了他一生的同时,又简单概述了他一路的经历和见闻,还阐述了佛教的发展史,把人的思绪带入1000多年前的唐代,复原了当时西域的风土人情,还根据《大唐西域记》里当时的人文地理结合现状现况来讲解,使简单的一段西行取经又东归的行程变得生动、立体起来,无论是佛教徒还是喜欢地理、历史的观众来说都会有特别的意义!

    玄奘能够活着从大唐偷渡、走到印度那烂陀寺绝非偶然,也不是仅凭运气,还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没有智慧,他就不会说服他的第一个胡人徒弟带他偷渡、说服他放过自己而没有被他灭口,没有智慧,他早就惨死在焉耆土匪的刀下,没有智慧,即使到了那烂陀寺也会因为辩经辩不赢对手而死去,没有智慧,即使取经返回大唐也会因为当年偷渡的行为而获死罪。。。。。。每逢遇到困难,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地化解了,而又是因为他有坚定地信仰来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达到他的目的、获得他想获得的知识。从他28岁西行印度到回到大唐一共19年,19年他已从青壮年变成中年人,完成这一切得需要一个人有多么强大的内心?

    看片子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回到那个年代做一个唐朝人,无数次想跟随玄奘西行,哪怕受尽那九九八十一难也值得,玄奘法师,他身上一定有很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我这个皈依弟子对于佛教的了解连皮毛都没有,惭愧至极。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再去大雁塔看看,此生要有机会,一定走下玄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