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上课走神的影响?

513好学 2023-02-12 18:00 编辑:admin 109阅读

第一、压力大,不够从容,内心充满紧张,感容易导致出现分心。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错过了很多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导致对知识掌握不透彻,直接使得课后练习完成速度慢,练习效率低下。有些同学在周记中诉苦,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听着听着思维不知跑哪儿去了,或者盯着黑板上的一行字发呆,等到回过神来,好几分钟甚至半节课已经讲过了。

如果和这些同学仔细交流,就会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充满了焦急感,要么觉得自己每天所学内容过少,要么就是期望值过高目前的努力远远达不到。由此,顾虑重重,静不下心是分心的主因。

那么,对学习有一种踏实感,满怀信心,别把不存在的困难夸大,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是好的学习心态。自信,从容,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把困难严重化,不做无意义的联想,而是专注于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放放。把问题严重化指的是部分学生,当遇到听不懂或者不会解答的时候,会把这个问题“上纲上线”,如怀疑自己太笨,饱受挫折;因为班上似乎只有自己不会;甚至觉得如此简单问题都不会,很对不起父母,也会被老师嘲笑。当这样想的时候,思维早已经远离了学习。

第二、上课缺乏预习,所学内容过难,人为的为分析创造了机会。

这一原因在高中生中所占比例很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过这样的情况。但是由于每日学习环节缺乏,或者做题没有针对性,使得这种情况屡屡发生。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对于高中的数理化学习尤其重要,但是数理化偏偏难度都很大。听有些内容当不懂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便会逐渐的慢下来,等回过神来,可能老师已经将一个重要知识点讲完。

而自习时间的分心,则更多的是由于所做题目过难,但又不愿意放弃,于是便把自己耗在那里,不进不退,思维非常消极,时间被大量的浪费。如果此时的学生学习紧迫感也不强,热情不高,一道难题正好可以供他们消磨上好一阵时间。

针对以上问题,建立良好的学习喜欢,优化环节,是杜绝分析发生的重要举措。预习在高中非常重要,却又一再的被轻视,尤其对于高难度的内容,不预习简直就无法学习。如果不通过预习解决相当多的问题,课堂上就非常被动,出现“跟不上”的情况,分心在所难免。不学过难的内容,不轻易拔高,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三、保证充足睡眠,长时间熬夜会影响到注意力集中。

这个方面我想是很清楚的,睡得好是学得好的重要前提,睡眠不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共识。在这方面,家长应给孩子必要的提醒。同时,身体不适,也是容易导致注意力陷入亚健康状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