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是读书时主持稿

513好学 2023-03-09 09:26 编辑:admin 136阅读

少年正是读书时主持稿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又是一个春风和煦的下午,今天,是我们小语读书会08年的第一次相聚。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邀请到在座的各位来到这里齐聚一堂,不胜欢喜!在这样鸟语花香的日子里,邀上三五个挚友,去大自然中欣赏“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寻找“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乐趣,享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惬意,回味“处处闻啼鸟”的余音,可谓人生一大乐事! 而今天,在座的各位,我们将一起开始一段“品味经典,滋养人生”的旅程。走进经典,你定会如沐春风;与大师对话,聆听到的是智慧的声音,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心灵之树在智慧之水的浸润中逐渐枝繁叶茂的喜悦。 在走进经典之前,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一段精彩回放!不知不觉中,小语读书会从07年3月开班到现在已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了。一路走来,读书班的每一位成员在教研室魏主任和扬桥小学袁主任的引领之下,不断地成长着,在阅读中学习着,在学习中反思着,在反思中收获着……回顾这段成长的历程,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就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幻灯演示) 尽管不能将过去一年的活动掠影一一呈现,但看到这些,我想大家彼此之间心的距离会更近些(虽然很久没碰面了)。毕竟它见证了我们共同走过的足迹,其实啊,对每一次的活动都图文并茂的有所记录,对于 我们各位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很有价值的纪念,您说呢?! 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活动的重头戏——走进《论语》,品味经典。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打开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吟咏之间,孔子的大智大德似乎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前来与我们会晤了。 打开《论语》,才知道“食不语,寝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平时我们常搁在嘴边说的语句都出自《论语》。下面就有请各位畅所欲言,将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选择一句来释疑解惑。(进入“众家讲坛”环节) 孔子,一个2000多年前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闲读《论语》,慢悟经典,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它,总是在刹那间就让你沉醉其中,不忍释卷,回味无穷……让我们来交流交流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进入“回味无穷”环节) 闲读《论语》,反复咀嚼与品味中,总觉得自己离真正的读通读透还相差甚远,不知老师们是否有同感?那么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一位高人为大家指点迷津,掌声有请魏主任带来精彩的讲座。(进入“指点迷津”环节) 非常感谢魏主任所做的讲座,心中顿觉豁然开朗,更感受到经典之深邃如大海,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彼岸。 每一次的读书会活动我们总是“有趣、有乐、有得”的,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吧!(进入“轻松一刻”环节,有关于成语的益智类游戏) 成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很多趣味,经典名著更是让人百读不厌。有道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智慧生”,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回顾那些我们所熟知或不熟知的人物。(进入“走进名著”环节) 与经典同行,与圣者对话,就让我们把品味经典作为最好的生活寄托,最好的精神愉悦。 今天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期待精彩。(商定本学期“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究计划) 快乐的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不觉中本次活动已进入了尾声。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于丹《论语》心得,知道了“《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让我们在经典中寻找快乐,远离浮躁,激情工作,幸福生活。让我们永远记住: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好,本次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各位!

“争当四个好少年”主题班队活动主持稿

1.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但是我们的理想该如何实现呢?在树立了崇高理想之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现实中,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实现它。首先,就是学好各门功课,具有真才实学,在此,我决定借用朱光潜先生的人生信条“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的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2.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3.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