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税法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税法
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们国家没有一部叫《税法》的法律,税法是与税收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总的来说,就是要告诉我们谁要缴税、缴多少税、怎么缴税等问题。
按照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就是规定具体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和义务。
程序法就是规定税务机关及纳税人等主体在具体纳税过程中可能涉及程序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二、有哪些税
我把教材目录放上来,大家一看就知道有哪些税种了。
教材一共有14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第1章), 第二部分具体税种(第2-12章),第三部分国际税收和纳税征税程序(第13-14章)。
第二部分具体税种,一共涉及18个税种。
三、税法的要素
税法的要素主要包括六个: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1.纳税人
纳税人就是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也就是说,纳税的最终义务人是法人和个人。
另外,还有2个与纳税义务人相关的概念: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的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本身并不是直接的纳税义务人,它只是代税务机关扣缴税款,然后转交给税务机关,承担的是扣缴义务。
比如,发工资时,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你拿到手的工资是已经被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的剩余部分。
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往来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或个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本身不是直接的纳税义务人,也不是具有收税权利的国家税务机关,他只是在向纳税义务人收取某种收取款项时一并收取应缴纳的税款,然后转交给税务机关,承担的是代收义务。
比如,买过汽车保险的人都知道,每年购买交强险时,卖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就要一并代收每年的车船税,然后保险公司再统一转交给税务机关。
代扣代缴义务人和代收代缴义务人,从名字上就可以很好的区分,一个是“扣”,肯定是发钱时才可能从中扣除;一个是“收”,只有收钱才可能是收取,结合我上面举的例子就更好理解了。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叫征税对象,就是对什么征税,这个对象在税法上叫“税目”,可以理解为征税的目的对象。
课税对象体现的是具体税种的征税范围,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3.税率
税率,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一个词了,表示征税的深度。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不是说税率就一定是按照多少比例征税,也有可能不是按照比例征税,请继续往下看。
税率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我国现行税率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就是按照一定比例征税的一种税率,比如增值税的税率13%、企业所得税的税率25%。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就是随着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表现为将课税对象(就是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等级,不同等级规定不同税率。
如果上面说的数额等级是随着金额的增加而划分的等级,这种叫做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就是超过不同的额度就会有不同累进的税率,这样理解这个名词就好记好理解了。
二、财务财会类包括哪些专业?
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专业,部分学校还会根据主要的研究方向与财务财会相关来设置其他专业名称,如财会审计、工业会计、商业财务会计、文秘与财务管理、CPA、ACCA、税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其实都属于财会相关专业,也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下的延伸。
主修专业课程有管理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税法、经济法,除此之外也会涉及到各种公共基础课,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
财务财会类专业分类主要指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四个专业。这是从国家认可的角度来进行分类,主要是参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目录的相关内容进行的分类。
三、注会和税务师哪几门可以同时考
注会的《税法》可以和税务师的《税法一》和《税法二》一起考;注会的《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与《经济法》可以和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一起考。
税务师和注会考试内容的联系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科目中包含财务与会计两部分内容,而注会《会计》占《财务与会计》中会计部分60%的内容,所以将这门知识学好了,会对学习《财务与会计》起到很大帮助;税务师慧行的《税法一》和《税法二》和注会《税法》有许多相同内容,但比其写得更为详尽,更强调对税法细节的理解,所以将《税法一》和《税法二》学好,注会的《税法》也能更好地掌握;同时,注会的《经济法》与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有重合的地方,只是《经济法》比较深入,故先学习完《经济法》后,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会更轻松。
如何同时备考注会和税务师?
1、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同时备考两门考试的难度较大,为了快速进入备考状态,计划一定要做好。考生要评估当下的备考状态,在此基础上明确后期学习该如何进行,通过哪些方法,这些都是学习计划的重要要素。制定了学习计划后,同时也要将目标明确下来,牢牢按照计划完成进度。
2、了解考试大纲,掌握基础知识框架
考生在备考前需先了解相关备考科核盯目的考纲,对考试内容和知识体系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还需对官方教材进行研读,牢牢掌握基础的知改碧和识模块,反复记忆。
3、坚持学习,及时复盘
税务师和注会的考试范围均比较广泛,考生需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多练习,熟悉真题的模式和思路,了解出题方式,仔细研读和分析历年真题的侧重考点,抓住命题规律,能够更好把握解题方向,从而提升备考的效率。同时,还需要及时巩固已学习的知识,避免遗忘。
无法参加注册会计师报名的人群
有下列情形的人员,无法参加注会报名:
1、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3、已经取得注会全科合格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