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513好学 2023-09-11 17:34 编辑:admin 220阅读

一、财务报表审计阶段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点?

08年《审计》教材P2-3 第一阶段:1844年到20世纪初,对象是会计账目 目的是查错防弊 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 报考使用人为企业股东。 第二阶段:20世纪初,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目的是判断企业信用情况,方法是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了企业股东扩大到债权人。 第三阶段:美国1933年《证券法》颁布,对象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中心的全部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目的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确定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方法是以控制测试为基础进行抽样审计,报考使用人扩大股东,债权人,证券交易机构,税务部门,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者 第四阶段,现代阶段,对象与报考使用者基本不变,在目的上,加入了防止舞弊,方法上,抽样审计方法得到普遍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得到推广,计算机辅助技术得到广泛采用 《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在充当经济警察的作用 防止企业虚报利润等不当行为 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这个在审计学的教材应该会讲的 在前面基础部门

三、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有何区别?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虽然有着不同的涵义,然而由于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致使两者的界定比较困难。在实务中经常会由于职责不明确而引起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某些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界限划分不清所引起的。本文对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现实中科学界定两者的建议。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分析

造成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混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笔者主要从审计和会计职业、客观环境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审计和会计的职业因素

1、两者在目标上存在关联性

两者都以会计信息作为其工作对象,所不同的是,会计强调收集和加工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而审计则强调监督和评价被审单位所提供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总之,两者的一个基本目标都是为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正是由于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使得人们对于那些不能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很难判断是属于审计责任还是会计责任。

2、两者在业务上存在高度的依赖性

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其业务的顺利开展都要利用对方的某些资料。然而,人们也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窘境:对于利用对方资料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到底是资料使用者的责任,还是资料提供者的责任?

3、理论与实际很难统一,独立审计的目标难以实现

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而言,独立性是其核心所在,审计人员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保持独立。然而,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自被审单位,加之民间审计机构之间竞争激烈,于是审计人员面临一种两难境地:独立性很难保证,其工作常常受到客户的影响,结果一旦出了问题,审计机构和客户就相互推诿,而作为受害方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很难区分二者的责任,不知该对谁提起诉讼。

………………

更多内容请参考:

四、如何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

您好,可以通过三个阶段来评价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

(一)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分析审计风险

(三)编制审计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进驻被审计单位

(二)进一步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三)审查会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四)收集审计证据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

(一)全面评估错报风险,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三)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