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有考注会的经验
经验分享: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心得与复习建议 () · 2010年注会考试一次过六门学习经验 () ·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心得:坚持就是胜利 () · 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复习三境界 () ·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过程中该如何思考 () ·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策略:如何看书最高效 () · 2011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定过关计划三点注意事项 () ·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特点及搭配建议 () · 从大三开始 三年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经历及心得 () ·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重要提醒 () ·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交流:成功的三个秘诀
具体见考上网kaoup注会经验交流。
二、报考注册会计师学习心得
1、考前:通读全书5遍,全面理解,不要相信什么押题或信息。考前的书应该增厚1厘米;
适当做题,笔芯约用去5支。
2、考中:切忌慌张,拿到试卷就动笔,不要先通看全卷题目再做,那样恐怕题目做不完。
因5年内要过5门,建议由易到难,由于无法保证逢考必过,所以第一年报三门,第二年再把第一年没过的继续报,另外再加,还是共报三门,第三年第四年都是这样,报三门,这样,每一门都有几次过的机会,到后期压力就少了,着重针对难过的。
其中,个人感觉最难的是财务管理,另外,会计和审计可以配,税法和经济法可配。
建议重点看书(至少5遍)、适当练习、不重信息、全面复习。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攻略
难度顺序
从知识层面上,难度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知识联系
1.《会计》和《审计》联系最紧密;
2.《会计》和《税法》有联系;
3.《会计》和《财管》;
4.《经济法》比较独立,基本和其他科目没有什么关系。
练习程度
1.《财务成本管理》>《税法》>《会计》>《审计》和《经济法》;
2.一般来说《财务成本管理》需要多练习掌握和运用公式;
3.《会计》和《税法》练习重在理解和记忆知识;
4.《审计》做练习重在理解知识;
5.《经济法》做练习重在记忆。
复习时间
《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试题资料你可以登陆木森教育网 www.msjyedu.com了解每年的考试动态和改革制度!!
四、谁请谈一下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什么经验?
本人是一个在校学生,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因自己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所以转向考注册会计师。其实注会考试的各科科目中,只有会计需要一点会计基础知识,其它都不需要基础。拿起书就能看懂,还有一点就是审计一定要放在学了会计和税法以后再学,就比较容易了。我第一年考试通过了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年考了会计和审计,最后通过了会计,审计没过。赶上了注会改革(2009年)考了审计,虽然成绩还没下来,但是感觉还不错。自己一路考来有所感想,就算是经验吧,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一定要熟读教材,每个考生都得准备两套教材这是必然,而且教材每读一遍都有体会,本人感觉考前教材至少读4遍左右,才有把握上考场。
二、要参加一个好的辅导班,听听名师解析,可以事半功倍,所谓辅导班“好”的标准在于授课师资。老师好不会照着课本念,会把教材的考点、疑点、难点梳理的特别清楚,讲解的特别透彻。而且要选老师是面授授课的,面授授课不在于老师是否在现场,只要他讲课面对的是学生就行,这和网校是有区别的。网校是老师在房间里录课,我听过,这种课讲的太浮浅,老师不像是在讲课,完全是在说课,语速慢;没有互动;没有激情;没有对考点、难点、疑点的必要解释。听了以后提高的效果不太明显,本人强烈建议大家去听听科教园的课,科教园的师资完全是北京名师授课,而且是面授形式的课,在当地是实况面授同步教学,和在北京现场听课一模一样。而且误课还可以补课,要比我们本地老师上课效果好的多。本人在科教园这里参加了两年辅导班感觉提升很大,效果相当明显,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听听(好像可以免费试听)
三、多做习题,善于总结,同一类型的题目大家要识记在心,没必要搞题海战术,也没必要对教材内容死记硬背。考试不会那样去考课本内容的,要理解活用最重要。这和授课师资有很大关系。注意知识点的跨章节综合联系,这往往成为考试的重中之重。有时也会跨科目出题,如会计和财管税法的联系。实际上学到一定程度,大家会发现各科目知识体系都是互通的,互相关联,互融一体。所以封建议大家报考的时候,尽量多报几门搭配起来学,即使今年考试未通过,也可以为来年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要有恒心,毕竟是在考注册会计师,不是考会计证,这个证可以说逢考必过,而注会证书含金量高,门槛当然也高,不会轻易发给你的,虽然是60分合格但也是很难考的,所以大家要拿出第二次考大学的劲头来考注会,一定能考过的。本人感觉实际上只需要考大学的一半时间和精力就足够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本人用“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来形容注会考试,痛苦并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