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

84 2023-10-29 13:46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轿孙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闭哗链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

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教材。本课程分为导论、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等九部分;除导论概要地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外,各章均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

中医诊断学

由湖南中医学院朱文锋教授主讲。本课程详细讲解了中医学中的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脉诊、按诊等常用疾病诊断方法,并突出了中医学中所特有的八纳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它辨证方法、疾病诊断诊法与辨证运用等内容,最后介绍了中医病案的书写方法。

中药学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主讲,以芦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为教材。本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介绍了重要的基本知识,在各论中重点讲解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行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安神药、息风止痉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和供毒杀虫药等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气血生化之源在于脾胃。所以脾胃强健了气备迅仔血自然就足了。脾主四肢。四肢健脾胃就强健了。所以要锻炼身体。多运动。因七情中思伤脾。所以心态要放好。不要老想太昌和多没用的事。脾胃强健了气血不足不用吃药仿汪也能自愈。

人骨206块,颅骨29块,胸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