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改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上课、说课、观课、议课、评课,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去进行。脱离这个核心,就应该视为是在作秀,或者说是假课。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核心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研室提出“教改五要素”,其中第一要素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阵地。只要课堂教学能够围绕这个核心运行,“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改就成功了一半。
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能够达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还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工作。因为多年来教师的教学已经养成了“我来讲,你来听”的教学习惯,一旦这个习惯受到撞击,就会遭遇到种种阻碍。谁都明白,学生“主动学习”是正确的,可是又想不出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办法。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卖与买”关系的影响,总认为“教”是我的事,“学”是你的事,只要我教的好,学多学少由你。这种认识很容易迷惑教师的教育思想,也很容易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所以,要改变课堂教学结构,首先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障碍。
《教改方案》中提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法既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上重要作用,要充分体现教离不开学,学离不开教,教与学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通过学,确定教的方向、方法,通过教,促使学的得法,学有成效。”如果我们把“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理解成为一节课几个环节,哪几个环节是以学定教,那几个环节是以教促学,把定教与促学截然分开,机械套用的做法,是非常狭义的理解。臂如,在“导课”的环节中,教师要揭示教学目标、提出学习要求,就是以教促学,但是教师所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内容来综合考虑,其中渗透了教,又渗透了学的成分。
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授课结束后立即组织学生进入练习,立即给学生布置一大堆练习题。习题不分适宜程度,难易程度,从表象上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实质上却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来能够理解清楚的知识却让繁多复杂的练习给弄糊涂了。正如农民给牛喂草后就立即赶牛耕田,牛儿走不 动,就说牛儿懒,就用鞭子抽,却忘了牛儿食草后还得咀嚼消化才能生力的道理。所以说,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时常说的“举一反三”,就是当学生习得某一新概念之后应该“咀嚼消化”的必由之路,促使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师急于求成的心理作祟,却给学生造成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结果。学生不求甚解,还要遭到“不用心”、“不刻苦”等责怪。
奥苏伯尔的一段陈述是有益的。他说:“一般地说,教育工作者向来强调学习广度的重要,把它与学习的深度对立。实际上如果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们宁愿要少而精的知识,而不愿要多而囫囵吞枣的知识。少量巩固的知识既有用又有迁移的价值,大量混淆不清又不巩固的知识是完全无用的。”
我们认为,“少而精”是学生在巩固阶段必须把握的教学尺度。要“精”就必须“少”,“少”才能“精”。“精”是让学生学得精,绝不是老师教得精。学得精,就必须通过学才能得到。可想而知,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教研室就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学习提出如下解释:
1、主动学习是根本。“根本”二字表明主动既是学习的根本,也是教改的根本。学生在课堂上只有主动学习了,才能说明教改有了成效。主动学习标志着爱学习,想学习,喜欢学习,乐意学习,自觉学习,自愿学习。只有自觉自愿,才会有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查漏,主动补缺,主动查阅,主动演算。从哲学理论上讲,主动学习就是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了学习生产力,发挥了学生的内因作用。
2、合作学习是促进。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往往因为一时心迷,就会造成“全盘皆输”。这时,合作的作用尤为重要。合作可以查漏补缺,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可以相互帮衬,合作可以互助互进。通过合作学习,会者得到精益求精,不会者,得到零距离帮助。帮助者,并不是吃亏,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获得一个极好的整合、调理、完善、提升的机会。受助者,并非委屈丢面子,而是实事求是、勤学好问、不耻下问的实际行为。
3、探究学习是拓展。知识是无止境的,知识是无限的。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的形成必须通过它的内化和外延,才能使之得到娴熟,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在和其它相关的知识发生关系的时候,它的内化与外延才会产生效果,内化和外延都是学习的拓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智力、不同水平给予学生各自拓展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各求所需得到各有所得,各有所想得到各有所进,各有所谋得到各有所长。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体现“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核心要素。学生的主动、合作、探究渗透着老师课前的精心设计,课内的精心组织,只有老师的设计、组织做好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才会得以实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